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如图一为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E)发生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图二为从蛙体内剥离出某反射弧的一部分,甲为神经中枢,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

(1)在F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其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2)欲探究图二中左侧神经为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方法步骤是①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3的神经纤维外(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②用电刺激实验位点4(1),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2(1)次,则左侧神经元为传出神经;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1(2)次,则左侧神经元为传入神经.
(3)某患者体内产生一种抗体,这种抗体可与神经递质的受体结合并使其失活,导致患者肌肉萎缩.这种疾病从免疫调节看属于自身免疫病.

分析 分析图一:根据B上的神经节或F处的突触结构可以判断出: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为传出神经;E为效应器;F为突触结构.
分析图二:图二为从蛙体内剥离出某反射弧的一部分,甲为神经中枢,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

解答 解:(1)图一中F为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前膜由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后膜由化学信号→电信号,因此兴奋在突触处发生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突触处兴奋传递要依赖于神经递质,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突触处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2)此题为探究实验,实验中巧选刺激点是关键,本题类似于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可在微电流计的左侧或右侧各选一个刺激点(1或4),然后通过微电流计指针的变化情况来确定.如果左侧为传出神经,即4位于传入神经上,则刺激4,电信号传递给3时微电流计则先发生一次方向向右的偏转,然后通过神经中枢传递给2时再发生一次方向向左的偏转;如果左侧为传入神经,即则4位于传出神经,刺激4时,3处有电位变化,而2处无电位变化,因此微电流计只有1次方向向右的偏转.如果刺激1处,同理分析即可.
(3)由于患者体内产生的抗体“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物质而攻击而导致机体发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故答案为:
(1)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2)4 2 1(或1 1 2)
(3)自身免疫

点评 本题结合反射弧图解,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探究实验,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识记反射弧的结构,能准确判断图一中各结构的名称;能神经简单实验进行探究,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叫做基因突变

B.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A和a基因互换一般属于基因重组

C.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的年限

D.采用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可获得茎秆粗壮的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甲、乙是不同进化类型示意图,a、b、c、d表示不同物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d亲缘关系很近,二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B.海豚和鲨鱼亲缘关系较远,外表相似,可用乙图表示
C.甲、乙两图能够说明自然选择在进化中的作用
D.判断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可利用核酸分子杂交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是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据图回答(题中[]内填写图中指示结构的数字):
(1)如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该细胞是植物(植物或动物)细胞,做出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1]细胞壁、[4]叶绿体、[5]液泡等结构.
(2)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3)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6]线粒体供给,该结构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该生理功能消耗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葡萄糖.
(4)结构7的名称是高尔基体,该结构在植物细胞内与[3]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膨胀状态的是[5]液泡.
(5)光合作用的场所是[4]叶绿体,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前者为后者提供了[H]、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有一个男孩是色盲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是色觉正常.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过程是(  )
A.祖父--父亲--男孩B.外祖父--母亲--男孩
C.祖母--父亲--男孩D.外祖母--母亲--男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甲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图乙表示的是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请据图回答:
(1)寒冷环境中,血液中含量会增加的激素有ABC(填字母),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A、B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是促进、抑制.
(3)D代表的激素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其分泌量的多少受血糖浓度的影响.
(4)图甲能体现的激素分泌特点有: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5)图中各种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各处后,通过受体(糖蛋白)识别并作用于靶细胞.完成信息传递后,这些激素就会被灭活,因而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
(6)骨骼肌受神经支配,运动神经末梢和骨骼肌之间靠Ach(乙酰胆碱)传递信息,Ach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在没有神经冲动传过来时,Ach存在于图乙中①中.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Ach进入③中,然后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在Ach进入③的过程中,穿越生物膜的层数是0层.
(7)研究表明,重症肌无力患者可以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的抗体,既与病毒结合,也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自身免疫病.
(8)由图可知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 右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由图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不变、增多、减少),从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
(9)调查发现吸毒者容易出现怕冷、寒热交替等症状,说明吸毒使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受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乙酰胆碱在脊椎动物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能特异性地作用于各类胆碱受体,引起受体膜产生动作电位.当人体被银环蛇咬了后会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如图1甲是a-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
(1)图1甲中细胞①的名称是吞噬细胞,物质A是淋巴因子,细胞③通过增殖、分化(或分裂、分化)过程产生细胞④⑤.
(2)在图1甲的①-⑤细胞中,不能识别a-银环蛇毒的细胞代号是⑤(填代号),物质B与a-银环蛇毒结合的场所是内环境.
(3)当兴奋传导到图1乙⑥处时,其膜内的电位变化情况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由图1乙可知,a-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a-银环蛇毒代替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
(4)在野外工作的科研人员,为防止银环蛇伤害,一般要进行预防接种.如图2曲线A、B分别表示甲、乙两人第一次注射a-银环蛇毒的抗体血清、a-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的a-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请在(答题卡相应)图中分别画出第二次两人均注射等量a-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a-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变化曲线(曲线的线型按A、B线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糖原贮积病是由于遗传性糖代谢障碍,致使糖原在组织内过多沉积而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低血糖等症状.下图1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途径.请分析回答:

(1)据图1可知,抑制葡萄糖激酶不仅制约糖原的合成,还会制约体内细胞的有氧和无氧呼吸,使产能减少;细胞呼吸的启动需要ATP供能.
(2)Ⅰ型糖原贮积病是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突变所致.血糖浓度低时,正常人体胰岛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激素)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给Ⅰ型糖原贮积病患者注射该激素不能(能,不能)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3)Ⅰ型糖原贮积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2为某家族此病遗传情况家系图,在正常人中,杂合子概率为$\frac{1}{150}$.若Ⅱ-3与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生育一个孩子,则患病概率约为$\frac{1}{900}$.
某新型糖原贮积病是由磷酸酶基因(D)突变引起.经过家系调查绘出的家系遗传图与图2一致.研究者合成了两种探针,能分别与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相应的DNA序列互补.此探针在一定的杂交和洗脱条件下,只要有一个碱基不匹配,就不能形成稳定的杂交链而被洗脱.利用探针对该新型糖原贮积病家系进行检测,过程和结果如图3所示.

(4)结合图2和图3分析:该新型糖原贮积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做出些判断依据的是该家系中Ⅰ-1Ⅰ-2Ⅱ-5个体DNA杂交检测的结果,其中Ⅰ-1个体的基因型是XDXd
(5)假如Ⅲ-1和男性患者结婚,生育的孩子患新型糖原贮积病的概率是$\frac{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