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 |
B. | “超级细菌”的产生说明抗生素的滥用会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 |
C. | 二倍体西瓜经过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证明了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隔离 | |
D. |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随机交配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
分析 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仅仅是新物种的形成过程,A错误;
B、抗生素不能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抗生素能对细菌的抗药性突变进行选择,B错误;
C、二倍体西瓜经过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证明了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但一定需要生殖隔离,C错误;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随机交配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通常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 | |
B. | 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 |
C. | 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可以选择受精卵作为受体 | |
D. | 通常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和载体D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 B. | 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 ||
C. | 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催化 | D. | 将亲代的密码子传给子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翻译过程中存在T一A的配对方式 | |
B. | 停止分裂的活细胞仍有可能进行基因表达 | |
C. | 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
D. | 核糖体中的RNA是基因表达的终产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地区20年间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 |
B. | 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和恢复力稳定性不断增加 | |
C. | 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 |
D. |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 | B. | 神经调节,免疫调节 | ||
C. | 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 | D. | 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真核生物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②基因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③基因存在于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中
④基因表达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⑤DNA分子每一个片段都是一个基因
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⑦基因的分子结构首先由摩尔根发现.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