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鼹鼠通常生活在地下,喜食蚯蚓和植物的根等,对人类而言属于害兽。近期科学研究表明,鼹鼠及其堆成的小土堆对生物的多样性来说至关重要。鼹鼠在挖掘洞穴过程中会将常见的植物连根拔起,其间形成的小土堆中各种无机盐含量均很高,这就为新品种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假设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甲、乙两种植物种群,它们与鼹鼠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a)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调查生态系统中鼹鼠的种群密度,捕获了30个鼹鼠,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50个个体,其中有3个带有标记,该鼹鼠种群的数量约为 个。如果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数值偏 。
(2)据图(a)判断,鼹鼠的种群数量曲线为 (填“A”、“B”或“C”);甲植物为鼹鼠的食物且较早存在于该生态系统中,则甲植物的种群数量曲线为 (填“A”“B”或“C”)。
(3)图(b)为乙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处于自然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是 (填“a”或“b”),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的个体数量。
(4)若在这个草原生态系统上播种杂草,其抵抗力稳定性会 。
(5)鼹鼠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它的 价值。鼹鼠的生活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答案】
(1)500 大
(2)C B
(3)b 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掉
(4)上升
(5)间接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
(1)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一定范围内某动物的种群密度,其估算值=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与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之积/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30×50÷3=500(个)。如果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数值偏大。
(2)图a中所示三条曲线,其中两条是两种植物种群数量,一条是鼹鼠种群数量,鼹鼠是以植物根为食,所以按照能量流动关系分析鼹鼠的能量应比植物的少,数量曲线也应如此,则C曲线代表鼹鼠的数量。甲植物为鼹鼠的食物且较早存在于该生态系统中,则鼹鼠的数量应会随植物甲的变化而变化,甲植物数量变化趋势应与C曲线相对应,则甲植物对应曲线应为B。
(3)图(b)中的a曲线代表理想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b曲线代表在有限的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自然界中由于有环境阻力存在,乙种群的增长曲线应为“S”型,对应图中的曲线b,则图中阴影部分代表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掉的个体数量。
(4)若在这个草原生态系统上播种杂草,增加了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使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则其抵抗力稳定性会上升。
(5)鼹鼠的存在调节了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间关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鼹鼠的生活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图b所示的变异
A. 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 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
C. 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D. 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够促进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蛋白酶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
C.0-4℃适合保存酶主要原因是低温酶活性低
D.酶的专一性使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会分泌毒素。军事上常将这种毒素用于生化武器。人们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该毒素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组成肉毒素的元素一定只有C、H、O、N
B.图中该片段由5种氨基酸组成,有4个肽键
C.该片段所在的肽链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D.高温下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主要原因是肽键发生断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支架”或“骨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
B. 每一个单体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C. 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
D.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内进行mRNA的合成说明该细胞已经发生分化
B.衰老细胞会发生细胞代谢减慢,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体积变小等现象
C.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物质不一定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由A型流感病毒中的H5N1亚型引起的禽流感是一种高致病性禽类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引发传染病,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B. 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
C. 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就可以培养
D. 可以通过细胞分裂繁衍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核苷酸与核苷酸长链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已知图1的分子结构式右上角的含氮碱基为A。请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图1所示的核苷酸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它是构成_______的一种单体,该核苷酸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
(2)图2为一条核苷酸长链的片段,据图回答:①此结构与另一种核酸相比,其特有的碱基中文名称是_______,4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②真核细胞中,此结构形成的核酸主要存在于_______,还有少量存在于_______。③由核苷酸形成图2中的链需要脱去_______个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对于叶肉细胞来说,细胞色素c的合成场所及其发挥生理作用的细胞器分别是
①线粒体 ②叶绿体 ③内质网 ④高尔基体 ⑤核糖体
A.③,①④ B.④,②③ C.⑤,① D.⑤,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