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人体的生命活动之所以极其有规律,是因为人体内部存在生命活动调节机制。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是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内电位变化情况。由图可知,去极化主要依靠的是__________离子的跨膜运输,其跨膜运输的方式为__________。兴奋能沿着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直至轴突末端的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包含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__________,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2)图乙是人体内性激素调节过程示意图。图中A为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方框内为________(填器官名称)。激素调节的特点为__________,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3)图丙是机体的一种特异性免疫调节过程,图中细胞A的功能是__________,细胞B的功能是__________,细胞C的形成途径有__________、淋巴因子的刺激和抗原的刺激导致B细胞的增殖分化。
【答案】钠协助扩散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微量、高效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再次免疫时快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解析】
图甲表示受到刺激后膜电位的变化示意图,与钾离子与钠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图乙中,下丘脑通过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则可以促进性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性激素,当性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性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图丙为体液免疫的过程,其中A为吞噬细胞,B为记忆细胞,C为浆细胞。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1)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据图可知,去极化主要是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导致膜电位的变化,主要是钠离子的跨膜运输,由于钠离子浓度细胞外高于细胞内,因此其跨膜运输(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2)性激素分泌的调节存在分级调节与负反馈调节,图中A为下丘脑,其分泌的激素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即图中的A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即方框内为垂体。激素调节的特点为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3)丙图为体液调节过程,图中的A为吞噬细胞,其作用是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B为B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后形成的,为记忆细胞,其功能为再次免疫时快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细胞C为浆细胞,其形成途径有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淋巴因子的刺激和抗原的刺激导致B细胞的增殖分化为C细胞。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三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请分析回答:
实验组 | 亲本表现型 |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红果 | 黄果 | ||
一 | 红果×黄果 | 492 | 504 |
二 | 红果×黄果 | 997 | 0 |
三 | 红果×红果 | 1511 | 508 |
(1)番茄的果色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这一结论是依据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
(2)写出以下实验中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合:
实验一: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合三中的F1显性类型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二项式展开法或棋盘法准确书写实验组三的遗传图解,注明子代表现型及比值: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浸浴和生存的环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B. 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
C. 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多数直接生活在水中,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D. 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
B.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过多可能会导致糖尿病
C.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 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为培育转基因生物的一般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基因工程中,图示中的A一般使用的是____________。
(2)培育转基因动物时,一般选用__________作为受体细胞,③过程一般使用________法。
(3)天然的某些蛋白质,在实际使用中效果不太理想,可以利用_________工程对其进行改造,该技术可通过_______或_______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4)转入目的基因的动物细胞,一般要在体外培养到___________时期,才能进行胚胎移植,若想获得更多的相同胚胎,可以利用__________技术。
(5)利用大肠杆菌生产的人胰岛素需要在体外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研究DNA修复细胞机制的三位科学家,细胞通过DNA损伤修复可使DNA在复制过程中受到损伤的结构大部分得以恢复。p53基因能编码一个由39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可与DNA发生特异性结合以阻止损伤的DNA 复制,促使DNA自我修复(过程如图所示)如修复失败则引起细胞出现“自杀”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DNA修复降低了突变率,减少了进化的原材料,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不利
B. p53蛋白介导的DNA修复的过程可能需要DNA聚合酶参与
C. DNA修复失败引起的细胞“自杀”现象属于细胞凋亡,对个体的生命活动有益
D. p53蛋白合成过程中,参与翻译过程的tRNA最多有61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某一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过程①,碳由无机环境中的________转变成绿色植物(如玉米)中的___________。
(3)一般图1过程②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_______。设过程②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6×109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kJ。
(4)过程④表示_____作用。参与过程④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
(5)由图1可见,碳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伴随物质循环进行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则细胞中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一定为常染色体
B. 若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则细胞中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为X染色体
C. 若图示细胞为有丝分裂的细胞,则图中同时出现基因A、a的原因一定是基因突变
D. 图示细胞中基因A和基因a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种类和数量一定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