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b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B、①与④过程中DNA含量增加的原因都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
C、a过程可使精原细胞的数目增加,b过程能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
D、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是②和⑤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专题:
分析:有丝分裂过程: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解答: 解:A、a中核DNA含量前后不变,属于有丝分裂,b中核DNA含量最后减半,属于减数分裂,A错误;
B、①与④过程中DNA含量增加的原因都是由于DNA复制,B错误;
C、a有丝分裂过程可使精原细胞的数目增加,b减数分裂过程能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C正确;
D、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会发生交叉互换,对应的是图中的⑤,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时期,再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的菌株属于组织
B、松树上所有的叶片属于系统
C、人体中最小的生命系统层次是细胞器
D、病毒不是生命系统的层次,但也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若用玉米作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B、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C、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
B、激素必须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完成对细胞代谢的调节
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D、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以下对动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充足时线粒体能产生水
B、氧气缺少时细胞溶胶能产生CO2
C、氧气充足时线粒体能消耗水
D、氧气缺少时细胞溶胶能产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想要获取纯净的细胞膜,最好采用下列哪种细胞进行处理(  )
A、鸡的红细胞
B、植物导管细胞
C、牛的红细胞
D、人的白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将紫红色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深,分析其原因是(  )
A、细胞壁在高温中受到破坏
B、生物膜在高温时失去选择透过性
C、高温使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D、高温使细胞内形成有色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请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分析回答:

(1)图中⑨名称是
 
,①名称是
 
.图中代表肽键的序号为
 

(2)该化合物是由
 
个氨基酸分子失去
 
水分子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
 

(3)该化合物叫
 
肽,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4)该化合物有
 
种氨基酸构成.
(5)若上图合成了一条含有50个氨基酸的环状肽链,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120,且链中形成一个二硫键,则该多肽链的分子质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科学家采用“影印培养法”研究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首先将大量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涂布在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1上,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2上,随即再影印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3上.经培养后,在平板3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的菌落.
②对培养皿2和3进行比较,在平板2上找到与平板3上相对应的抗性菌落,挑取其中一个菌落接种至不含链霉素的培养液4中,经培养后,再涂布在平板5上.
③重复以上各步骤,最后在试管12中获得了较纯的抗性菌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获得抗链霉素的大肠杆菌,实验设计思路是:
 

(2)大肠杆菌抗链霉素基因存在于
 
上,该结构在基因工程中是最常用的载体.
(3)3号、7号、11号培养皿中加入链霉素的作用是
 
,3号培养皿中的菌落比1号、2号中的菌落少很多,这说明
 

(4)该实验结论是:
 
,依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