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ATP合酶是合成ATP所需的催化酶,由F0和F1两部分组成.当H+顺浓度梯度穿过ATP合酶,ADP与Pi形成ATP.
(1)该图所示的含ATP合酶的生物膜在下列结构B中可找到
A、线粒体外膜    B、线粒体内膜   C、叶绿体外膜    D、叶绿体内膜
(2)ATP合酶对于ATP的合成来说是酶,对于H+的运输来说是载体,其运输H+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3)如果该图表示叶绿体内合成ATP的过程,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突然消失,其他条件不变,则短时间内暗反应中的五碳化合物量会下降.
(4)ATP合酶的F1位于叶绿体基质内,根据以上分析,将离体叶绿体类囊体置于pH=4的酸性溶液中稳定后,转移到含ATP和Pi的PH>4(填>、<、﹦)的适宜溶液中,可有ATP的生产.
(5)溶酶体中的H+浓度比细胞质基质中高100倍以上.溶酶体内的酶如果进入到细胞质基质中,活性往往会下降,原因是溶酶体酶发挥良好的催化作用需要酸性环境,细胞质基质为中性环境.

分析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细胞呼吸都能产生ATP;
2、物质顺浓度梯度穿过膜是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3、酶的活性受PH值的影响.

解答 解:(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细胞呼吸都能产生ATP,光反应场所是类囊体薄膜,细胞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故在线粒体内膜上存在ATP合酶,B正确.
(2)H+可以顺浓度梯度穿过ATP合酶,故ATP合酶对于ATP的合成来说是酶,对于H+的运输来说是载体,其运输H+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3)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突然消失,其他条件不变,则ADP与Pi形成ATP的速率减慢,ATP含量下降,三碳化合物形成五碳化合物的速率减慢,而短时间内五碳化合物照常形成三碳化合物,故短时间内暗反应中的五碳化合物量会下降.
(4)ATP合酶的F1位于叶绿体基质内,根据以上分析,将离体叶绿体类囊体置于PH=4的酸性溶液中稳定后,转移到含ATP和Pi的PH>4的适宜溶液中,H+顺浓度梯度穿过ATP合酶,可有ATP的生产.
(5)溶酶体中的H+浓度比细胞质基质中高100倍以上.溶酶体内的酶如果进入到细胞质基质中,活性往往会下降,原因是:溶酶体酶发挥良好的催化作用需要酸性环境,细胞质基质为中性环境.而酶的活性受PH值的影响.
故答案为:
(1)B
(2)载体  协助扩散
(3)下降
(4)>
(5)溶酶体酶发挥良好的催化作用需要酸性环境,细胞质基质为中性环境

点评 本题结合ATP合成的图解,考查叶绿体的结构及功能,要求考生识记叶绿体的结构及光合作用的过程;能分析图示,明确叶绿体中ATP的合成与pH有关,只有叶绿体基质中的pH低于类囊体腔时才能产生ATP.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植物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变化,抗寒能力逐渐增强。如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变化关系图。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冬季来临过程中,自由水明显减少是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B. 结合水与自由水含量的比值,与植物的抗寒性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C. 随着气温和土壤温度的下降,根系的吸水量减少,组织的含水量下降

D. 随温度的缓慢降低,植物的细胞呼吸逐渐减弱,有利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清江中学高三考前周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聚乙烯醇(PVA)是存在与化工、染料的污水中的一种难以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PVA 分解菌能产生PVA酶分解PVA,PVA与碘作用时能产生蓝绿色复合物,当PVA被分解时蓝绿色复合物消失,形成白色透明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微生物培养基的营养成分除了碳源和氮源外,还要添加______________,实验室筛选PVA分解菌时应加入_____________作为唯一的碳源,该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划分属于_____________培养基。

(2)培养PVA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除了加入必须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用于鉴别PVA分解菌,在该培养基上PVA分解菌形成的菌落呈现____________色。

(3)将微生物接种到培养基并用于计数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若将100mlPVA分解菌的菌落稀释106倍后,取1ml稀释液接种到选择培养基上,形成了270个菌落,则原菌液中每毫升有PVA分解菌_______个,该方法的测量值一般比实际值会偏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

(1)对于人体来说,在A,B,C,D,E五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ABCE],此五项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是D.
(2)B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3)当HIV病毒侵入机体的淋巴细胞后,使淋巴细胞大量死亡,淋巴细胞大量死亡是否属于细胞凋亡?不属于
(4)在高等真核生物中,体细胞进行A过程的方式可能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在高度分化的生物体细中基因的表达特点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分析有关遗传的资料,回答问题.
人类“软骨发育不全”的致病基因是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且致病基因纯合的个体在胎儿期死亡;人类“黏多糖贮积症Ⅱ型”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E、e)控制.图1一个家系图(Ⅱ5和Ⅱ6是双胞胎姐弟).据图回答

(1)“黏多糖贮积症Ⅱ型”的遗传方式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III9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I的4个体.
(2)若Ⅱ8是Ⅱ7的姐姐,据图推测Ⅱ8是杂合子的概率$\frac{5}{6}$.
    果蝇棒眼(A)对正常眼(a)为显性,红眼(B)对粉眼(b)为显性,相应基因对应在DNA位置上.科学家获得某种X染色体异常的雌果蝇,其一条X染色体上附加有Y染色体片段.现将该异常雌果蝇与染色体正常的红色正常眼雄果蝇交配 (如图2所示),请回答:

(3)该异常雌果蝇产生的原因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变异类型).该异常雌果蝇的父本的基因型为XAbY.
(4)下列关于图2中红色棒眼雌果蝇的说法,正确的是CD.(多选)
A.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减数分裂细胞,可看到异常染色体和基因
B.产生的Ab配子上因附加有Y染色体片段,故Ab配子为雄配子
C.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同源染色体
D.与粉色正常眼雄果蝇交配获得子代性状,可判断雌配子种类及比例
(5)欲进一步探究X染色体上附加有Y染色体片段的异常精子的受精能力(假设所有受精卵均可正常发育),可以从上述杂交子代中选择表现型为粉色棒眼的雄果蝇与表现型为红色正常眼的纯合雌果蝇杂交.若异常精子仅部分能正常受精,子代中红色棒眼雌果蝇所占的比例为C.
A.1              B.$\frac{1}{2}$         C.大于0而小于$\frac{1}{2}$         D.大于$\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下图甲是测定保温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图,某研究小组以图甲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浓度下呼吸作用释放热量的情况.

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步骤:
①取三套图甲装置分组编号A,B,C
②A组加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葡萄糖溶液240ml后,再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③B组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后再加入等量活性干酵母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形成缺氧环境
④C组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不加入活性干酵母,并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用来对照,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
⑤在适宜的且相同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
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请为该研究小组提出一个探究课题: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
(2)完成上述实验步骤:
③加入石蜡油
④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不加入活性干酵母,并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3)B组中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去去除氧气.这是控制实验的自交量
(4)实验预期:在适宜的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A,B,C装置的温度大小关系是A>B>C(“<”“=”“>”表示)则假设成立
(5)若A组中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与图乙相近,则
①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②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被大量消耗外,还有有害代谢废物的积累、PH下降
③研究小组在Ta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取样时培养液未摇匀,从底部取样统计的菌体数包含了死亡的菌体;或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关于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中,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2的性状分离比是 3:1B.F2的遗传因子组成比是 1:2:1
C.F1产生的配子的比例是 1:1D.测交后代的比例是 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图1表示细胞内合成RNA的酶促过程;图2表示a、b、c三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到一个mRNA分子上,并沿着mRNA移动合成肽链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1不会发生在原核细胞中,该DNA片段至少含有2个基因
B.图1中两个RNA聚合酶反向移动,该DNA片段的两条链均可作为模板链
C.图2中最早与mRNA结合的核糖体是a,核糖体沿箭头①方向移动
D.图1碱基的配对方式为A-U、G-C、T-A,图2为A-U、G-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图1是人类某一类型高胆固醇血症的分子基础示意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以D和d表示),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型为Dd和dd的人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于正常人.
(2)调查发现在人群中每1000000人中有一个严重患者,那么正常基因的频率是$\frac{999}{1000}$,在正常人群中,该致病基因携带者的频率是$\frac{2}{1001}$.
(3)图2是对该高胆固醇血症和白化病患者家庭的调查情况,Ⅱ-7和Ⅱ-8生一个同时患这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frac{1}{18}$,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患严重高胆固醇血症的孩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