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为了获得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先用植物外植体获得愈伤组织,然后在液体培养基中悬浮培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外植体经诱导后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脱分化.
(2)在愈伤组织悬浮培养时,细胞干重、蔗糖浓度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细胞干重在12d后下降的原因有蔗糖浓度下降、pH降低;培养液中蔗糖的作用是提供能源、调节渗透压.
(3)多倍体愈伤组织细胞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量常高于二倍体.二倍体愈伤组织细胞经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会产生染色体加倍的细胞.为检测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数目,压片前常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解离愈伤组织.若愈伤组织细胞(2n)经诱导处理后,观察到染色体数为8n的细胞,合理的解释是经加倍到4n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经加倍到8n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4)为了更好地获得次生代谢产物,生产中采用植物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其原理与酵母细胞固定化类似.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③④ (填序号).
①选取旺盛生长的愈伤组织细胞包埋     ②必须在光照条件下培养     ③培养过程中需通空气   ④固定化后植物细胞生长会变慢.

分析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经过脱分化、再分化两个过程,培养条件也在随着培养过程的进行而发生变化,如再分化出根芽后要给予适宜的光照.

解答 解:(1)外植体经诱导脱分化后形成愈伤组织.
(2)据图分析:由蔗糖浓度下降可知,外植体离体培养过程中需要消耗蔗糖,12天后蔗糖浓度变化不大;pH下降会影响酶的活性,愈伤组织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对物质的合成小于分解,故细胞干重下降;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蔗糖既能提供能源也能调节细胞渗透压.
(3)秋水仙素或低温都可以抑制纺锤体形成,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壁的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后再压片更容易分离得到单层细胞,诱导的愈伤组织细胞为2n,经诱导处理后,观察到染色体数为8n 的细胞,可能为经历了两次诱导,加倍到4n 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也可能为经历了三次诱导,加倍到8n 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4)根据题干知,获得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用植物外植体获得愈伤组织再悬浮培养即可,生产中采用植物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应包埋旺盛生长的愈伤组织细胞,①正确,②脱分化过程中光会抑制愈伤组织的形成,②错误,③植物为需氧型生物,培养过程中需通空气,保证其有氧呼吸,缺氧会导致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其有毒害作用,③正确,④固定化后植物细胞与细胞悬浮培养相比,物质运输速率降低,生长会变慢,④正确.
故答案为:
(1)脱分化
(2)蔗糖浓度下降,pH降低   提供能源    调节渗透压
(3)秋水仙素(或低温)  果胶    经加倍到4n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经加倍到8n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4)①③④

点评 本题为2014年最新的江苏高考真题,以图示的形式考查了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应用,意在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老鼠毛色黑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下面有三组交配组合,请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
交配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数目
甲(黄色)×乙(黑色)12(黑)、4(黄)
甲(黄色)×丙(黑色)8(黑)、9(黄)
甲(黄色)×丁(黑色)全为黑色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水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叶绿素
B.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C.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
D.通过细胞分化使细胞数量和种类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是钙离子参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类似于突触结构)兴奋传递的示意图,当神经冲动传导到神经末梢时,使轴突末梢膜中的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顺浓度梯度内流进入突触小体,引起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将内含的乙酰胆碱释放到突触间隙.乙酰胆碱受体的离子通道既允许钠离子通过,也允许钾离子通过.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当前膜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作用于后膜受体时,则膜两侧离子移动情况是钠离子内流.
(2)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一般血管壁收缩时,血压升高;血管壁松弛,阻力减小,血压降低.氨氯地平是一种钙拮抗剂(也叫钙通道阻滞剂)可治疗高血压,据题意分析氨氯地平的作用机理是钙离子拮抗剂与钙离子通道结合后,就阻止了钙离子进入细胞,从而使血管松弛,阻力减小,血压降低.
(3)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将乙酰胆碱受体当成抗原,使B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从而分泌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当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时,乙酰胆碱受体不能与乙酰胆碱结合,最终导致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过程受阻.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重度患者的常用方法是切除胸腺,其目的是抑制T细胞发育成熟,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免疫应答.
(4)已知某毒素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使肌肉不能正常收缩,但不知该毒素的具体作用机理.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完善下列内容.
Ⅰ.实验原理、实验材料:(略)
Ⅱ.实验步骤:
步骤一:将浸泡于生理盐水中的神经肌肉接头标本若干,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不作任何处理,B组用一定浓度的该毒素处理.
步骤二:用电极分别对A、B两组材料在如图①处刺激后,用相应仪器在如图②处测膜电位变化及突触间隙的递质浓度变化,同时观察肌肉收缩情况.
Ⅲ.实验结果结论
组别②处电位变化突触间隙递质浓度变化肌肉收缩情况结论
(毒素作用机理)
A组有变化有变化肌肉收缩受刺激后前膜释放递质,后膜兴奋,肌肉收缩
B组有变化无变化肌肉松弛毒素可能影响了神经递质的释放
有变化有变化肌肉松弛毒素可能影响了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
有变化有变化肌肉持续收缩毒素可能影响了c神经递质的及时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农民在建立的稻田生态系统中,分别在a、b、c、d、e点进行了农药防治或生物防治(引入螃蟹),某种水稻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如图甲(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田经济效益的最低值);该生态系统引入螃蟹后,实现了稻、蟹双丰收,其生态系统模式图如图乙;图丙为该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在a、b、c、d点进行了农药防治,原因是施用农药后种群密度先出现下降后又大幅上升,且防治效果越来越差.从进化角度分析,这是农药对抗药性个体进行了自然选择的结果.
(2)图乙若要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增加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等成分.其中水稻害虫和螃蟹在该生态系统功能中的积极作用是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图丙中水稻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可用B(填字母)表示,能量C被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水稻中.
(4)水稻害虫同化的能量D=A1+B1+C1+D1(用字母表示),一般情况下$\frac{D}{B+C}$的比值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水稻害虫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的能量.
(5)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定州市校级期末)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可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

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5秋•泰州期末)下列对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C.核苷酸由含氮碱基、五碳糖和磷酸组成

D.核酸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上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江门校级月考)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 c …),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998•广东)五面是水稻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几个步骤:①联会,②同源染色体分离.③交叉互换,④染色体复制,⑤细胞质分裂.其正确顺序是( )

A.④③①②⑤ B.④①③②⑤

C.④①①③③ D.①③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