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如图是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
神经A,B上的1,2,3,4为4个实验位点.现欲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结合所给器材.完成以下内容.

材料:从蛙体内剥离出来某反射弧(反射弧结构未受破坏).
供选择仪器:剪刀,电刺激仪,微电流计.
(1)如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运动神经末梢及其连接的肌肉,而实验操作只能神经A上完成,那么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为:
①先用剪刀在神经A的1、2之间将其剪断:
②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A上的实验点1(2),若无(有)(填“有”或“无”)肌肉收缩现象,则神经A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要求保证神经A和神经B的完整性,而且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则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为:
①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
②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1(4),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1(2)次,则神经A为传出神经;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2(1)次,则神经A为传入神经.该实验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的特点为单向传递,具有这种特点的原因是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

分析 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已知甲是神经中枢,则乙、丙中,一个是感受器、一个是效应器,A和B中,一个是传入神经、另一个是传出神经.

解答 解:该实验的目的是要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实验原理是兴奋在神经元上可以双向传导,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1)①实验要求只能在神经A上完成,操作时,先用剪刀将神经A的1、2之间剪断.
②若A是传入神经,乙是感受器,则刺激神经A上的实验点1,兴奋无法传至效应器,所以肌肉无收缩现象;若A是传出神经,乙是效应器,则刺激神经A上的实验点1,兴奋仍可传至效应器,所以肌肉有收缩现象.
(2)①实验要求保证神经A和神经B的完整性,而且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实验操作时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
②若神经A传入神经,刺激实验位点1,兴奋可传导到实验位点2和3,则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2次;若神经A传出神经,刺激实验位点1,兴奋可传导到实验位点2,但不能传递到实验位点3,则微电流计的指针只偏转1次.
故答案为:
(1)①1、2之间    ②1    无(或2    有)
(2)1   1   2(此3空答4   2   1也可)   单向传递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

点评 本题考查反射弧相关的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的实质是过敏原再次与组织细胞特别是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过程

B.器官移植中,器官植入后发生的排斥反应是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所产生的反应

C.免疫缺陷病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发病时免疫系统成为抗原

D.自身免疫反应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自身成分成为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春节过后,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了公众对于PM2.5的广泛关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颗粒物,往往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为研究PM2.5对人体T细胞的影响,用含不同浓度颗粒物的培养液培养T细胞,48小时后检测Na+-K+-ATP酶活性及细胞活力.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颗粒物浓度/μg•mL-1Na+-K+-ATP酶活性/U•mg pro-1细胞活力(相对值)
A035.81
B5030.60.98
C10020.50.87
D20012.40.48
SDH是有氧呼吸的关键酶.细胞活力通过测定各组细胞SDH总活性来表示,用于反映颗粒物对细胞的毒性.
(1)颗粒物入肺会导致吞噬细胞的溶酶体(细胞器)膜破裂,释放水解酶破坏细胞结构.
(2)PM2.5超标的空气会引起过敏病人哮喘等症状,此时的PM2.5被称为过敏原(或抗原),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会缩短.
(3)请写出实验目的探究(PM2.5中)不同浓度颗粒物对T细胞的影响(或对相关酶、细胞活力的影响).
(4)本实验评价指标所反映的颗粒物对T淋巴细胞的毒性,或表现为杀伤作用致细胞数减少,或表现为抑制了细胞的有氧呼吸生理过程).请写出实验结论在一定范围,随着颗粒物浓度的增加,颗粒物对T淋巴细胞的毒性增大.
(5)长期在超标PM2.5环境中暴露的人群,其T淋巴细胞参与的细胞(特异性免疫)免疫发生障碍,导致识别、攻击癌细胞的能力下降,癌症发病风险提高.这体现出免疫系统具有监控、清除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
B.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C.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D.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验证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下列做法的目的是:
(1)取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必须漱口,原因是去除食物碎屑(或食物残渣);
(2)将口腔上皮细胞浸到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的目的是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有利于观察;
(3)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水解的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
(4)在将涂有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加热时要时刻注意均匀加热;
(5)冲洗涂片时要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 10s,是为了防止细胞被水流冲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萌发的小麦种子中主要有α-淀粉酶(在pH3.6以下迅速失活,但耐热)和β-淀粉酶(不耐热,70℃条件下15min后就失活,但耐酸).请根据以下实验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测定40℃条件下α-淀粉酶的催化效率.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
【主要器材】麦芽糖标准溶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试管等.
【实验步骤】步骤一:制备不同浓度麦芽糖溶液,与斐林试剂生成标准颜色.取7支洁净试管编号,按下表中所示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2min,取出后按编号排好.
试      剂试                  管
1234567
麦芽糖标准溶液(mL)00.20.61.01.41.62.0
蒸馏水(mL)X1.8Y1.0Z0.40
斐林试剂(mL)2.02.02.02.02.02.02.0
表中X、Y、Z代表的数值依次是2.0、1.4、0.6.
步骤二:以萌发的小麦种子制取淀粉酶溶液,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70℃水浴锅中15min(70℃条件下、时间长于15min),取出后(迅速)冷却,以获得α-淀粉酶溶液.
步骤三:取A、B、C、D四组试管分别作以下处理:
试    管A1A2A3B1B2B3CD
5%淀粉溶液(mL)111
α-淀粉酶溶液(mL)1111
蒸馏水(mL)1
40℃水浴锅中保温(min)1010101010101010
步骤四:将A1和B1试管中溶液加入到E1试管中,A2和B2溶液加入到E2试管中,A3和B3溶液加入到E3试管中,C、D试管中的溶液均加入到F试管中,立即将E1、E2、E3、F试管在40℃水浴锅中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分别加入2mL斐林试剂,并经过60℃水浴中加热2min后,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用比色法获得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将E1、E2、E3试管中的颜色与1-7号(以及F)试管进行比较得出结果;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平均值.
【讨论】①实验中F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排除(α-)淀粉酶溶液中还原糖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从而对结果进行校正.
②若要测定β-淀粉酶的活性,则需要对步骤二进行改变,具体的操作是将淀粉酶溶液置于pH低于3.6溶液中处理一段时间,从而获得β-淀粉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C.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1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这种动物某个体内精原细胞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2)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图中的染色体,需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色,要观察染色体操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图1中处于E点的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图2中① (填序号)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
(3)若该生物的基因型是GgPp,在精细胞的形成过程中G与P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2④ (填序号)细胞中,G与G的分离发生在图2③(填序号)细胞中,该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若某精原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GPp的精细胞,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④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不一定相同(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4)在图1中绘制此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的变化曲线(不标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图为一条肽链的分子结构简式,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这条肽链中的肽键数是2
B.构成肽链的氨基酸数目是2
C.该肽链中至少含有的氨基数和羧基数均为1
D.在合成肽链时形成2个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