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B.剧烈运动后,乳酸在血浆中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C.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
D.人体每天摄入的水和排出的水的量是绝对相等的

分析 1、内环境主要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解答 解:A、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A正确;
B、由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剧烈运动后,乳酸在血浆中含量先增加后减少,B正确;
C、由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不会明显下降,C错误;
D、人体每天摄入的水和排出的水的量是相对平衡的,D错误.
故选:AB.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理解和掌握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吕梁学院附属高中高一下第三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C.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

D.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吕梁学院附属高中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动物都一定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所有的细菌都一定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D.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吕梁学院附属高中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甲图中A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B~F是A的各分裂期图.乙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甲图A~F细胞中有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ABD.(填字母)
(2)甲图中B细胞位于有丝分裂后期(分裂期),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E细胞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3)乙图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甲图中D、E细胞处于乙图中的BC段.(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吕梁学院附属高中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项关于正常人体内发生的生理活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抗体或者淋巴因子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通常被吞噬细胞吞噬、分解

B. 动物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C.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后迅速被分解

D. 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腔后逐渐失去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包括: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②物种多样性原理;③协调与平衡原理;④整体性原理;⑤系统整体性原理;⑥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材料1:实施沼气工程,是我国政府为改善农村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推广的一种生态工程
材料2:地衣中的真菌和蓝藻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都不能正常生长.
材料3:居住在林区的农民,“靠山吃山”是他们生活的根本.当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考虑林区农民的生活问题,使改善生态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造林护林.
上述材料所依据的生态工程主要原理依次是(  )
A.①⑤④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由于水肥充足,大豆长得饱满
B.由于缺镁植物的叶片发黄
C.在棕色猕猴的自然种群中出现了白色的猕猴
D.人由于晒太阳而使皮肤变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分析相关材料,回答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在某一温泉地区,50年前由于有温泉水的补给,区内两个湖泊(X和Y)的水温都常年保持在30~35℃.科学家观察到湖水中和湖畔滩地上生存着一些喜温动、植物,其中包括一种体型小、繁殖周期短的P鱼.他们调查了两湖泊中P鱼的水温适应性,结果发现这种鱼的水温适应范围很狭窄:水温低于27℃,P鱼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孵化;水温低于22℃或高于40℃则死亡.
后来由于地质状况发生变化,温泉补给水量有所增减,导致湖泊水温逐渐发生不同变化.调查得知,X湖水温从50年前的30~35℃逐年下降,至今已稳定保持在22~26℃,而且湖畔滩地增加了一些适应较低温度的动植物种类,但湖中P鱼的种群规模保持不变.Y湖水温仍保持在30~35℃,生物群落和P鱼的特性较50年前无明显变化.
(1)X、Y湖独特的水温等无机环境被称为生境.
(2)50年后,使X湖中P鱼的性状发生显著差异的内在因素是可遗传变异(或突变或基因突变或遗传物质的变化).这种差异反映了遗传多样性.
(3)科学家们预言,如果X、Y湖的自然条件维持不变,并且与其他湖泊之间的水体交换断绝,那么经过相当长时间后,X、Y湖中的P鱼之间可能会形成生殖隔离.到那时这些鱼之间的差异反映了物种多样性.
(4)已知P鱼体内一对等位基因A、a与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有关,其中的a基因表达为更适应较低温度.假设X湖中P鱼群体中基因型AA:Aa:aa的比例50年前为1:2:l,则现在的比例可能为D.
A.AA:Aa:aa为6:3:1        B.AA:Aa:aa为3:4:3
C.AA:Aa:aa为1:3:1        D.AA:Aa:aa为1:4:5
(5)如果若干年后,P鱼成为濒危物种,造成此结果的原因不会是C.
A.环境污染    B.围湖造田    C.人工养殖     D.湖区开发为旅游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