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题图:题图表示保持生活状态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高尔基体,④是细胞质基质,⑤是染色质,⑥是线粒体,⑦是叶绿体,⑧是细胞质基质,⑨是核膜,⑩是液泡,⑪是核糖体,(12)是核仁.
解答 解:(1)若该细胞为洋葱根尖细胞,则细胞中不含⑦叶绿体和⑩液泡;根据该细胞有①细胞壁、⑦叶绿体和⑩液泡、无中心体可判断该细胞为高等植物叶肉细胞,而不是其他生物的细胞.
(2)题图中的⑤是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3)该细胞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⑪核糖体,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题图中该细胞是真核细胞,细菌细胞是原核细胞,细菌细胞与该细胞相比,细菌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
(5)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存储和复制的场所.
故答案为:
(1)⑦⑩①⑦⑩中心体
(2)染色质 DNA 蛋白质
(3)[⑪]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
(4)无核膜包裹的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
(5)储存
点评 本题结合保持生活状态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考查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考生识记细胞各部分结构图象和功能、能判断题图中各部分的名称是解题的关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无氧呼吸的终产物可以是丙酮酸 | |
B. | 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 | |
C. | 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但最终也可以产生水 | |
D. | 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形式释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观察线粒体时,可用嫩而薄的藓类叶代替口腔上皮细胞 | |
B. |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滴加2-3滴吡罗红染液 | |
C. | 制备纯净细胞膜时,可用鸡的红细胞代替猪的红细胞 | |
D. |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采用对比实验法和产物检测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肺泡上皮细胞吸收氧气--①⑤ | B. |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②⑤ | ||
C. | 根尖细胞吸收矿质离子--③⑥ | D. | 肌肉细胞吸收水--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⑦过程需要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参与,⑨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 |
B. | 骨髓造血干细胞可分化成B细胞,不能分化成T细胞 | |
C. |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球蛋白,一种浆细胞可以产生多种相应的抗体 | |
D. | 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⑨反应,因为⑤过程可迅速完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克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可获得单倍体
B.通过平衡植物激素种类可实现器官发生
C.可利用细胞培养生产人参皂苷等中药成分
D.对植物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培育和筛选可获得新品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届甘肃兰州第一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教师版) 题型:选择题
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主动运输
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届甘肃兰州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部分物质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成分 (相对含量) | Na+ | K+ | Cl— | HCO3— | 蛋白质 |
① | 142.00 | 5.00 | 103.00 | 27.00 | 16.00 |
② | 147.00 | 4.00 | 114.00 | 30.00 | 1.00 |
③ | 10.00 | 143.00 | 25.00 | 11.00 | 47.00 |
A.①是血浆,其蛋白质含量减少会导致组织水肿
B.②与③的成分差异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C.③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可判断是细胞内液
D.①②的pH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HCO3—含量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