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1、2是某森林中喜鹊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3为该森林大山雀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图1中A点与图2中的C点对应
B.图1、2中的B、D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
C.图3中第4年和第8年种群数量相等
D.森林中随着各个种群的变化,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也在变化
【答案】C
【解析】
题图图1表示喜鹊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其中A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点达到K值;图2表示喜鹊种群增长速率曲线,C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与图1中A点相同;图3表示该森林大山雀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其中0-4年,λ>1,种群数量增加;4-8年λ<1,种群数量下降。8-10年λ=1,种群数量不变。
A、据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A点图2中的C点对应,都是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点,A正确;
B、由图示可知,图1、2中的B、D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K值),B正确;
C、图3中第4年种群数量最多,第8年种群数量最少,第4年和第8年种群数量不相等,C错误;
D、森林中随着各个种群的变化,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也随之变化,D正确。
故选C。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同学发现生产面筋(小麦中的蛋白质)会产生大量的淀粉,这些淀粉可以用来生产葡萄糖、酒精和醋酸。下图是某位同学设计的利用淀粉的流程。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生产实践中,常利用_________法固定化细胞。固定化细胞可以用海藻酸钠,溶解海藻酸钠时,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2)加热溶化后的海藻酸钠需冷却到室温才可以加入菌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还需要使用氯化钙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酿制成功的粮食酒如果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失而出现酸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醋酸发酵的适宜温度相比于酒精发酵,所需温度________(填“更高”、“更低”或“相同”)。
(4)醋酸菌与酵母菌相比,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研究放牧对某地高寒草甸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调查物种丰富度时,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取平均值
B.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该地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呈下降趋势
C.过度放牧会导致高寒草甸退化,使其物质循环速度减慢。
D.即便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高寒草甸依然发生着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二倍体番茄的高蔓对矮蔓显性,抗病对感病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过程①无限自交多代后,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接近1/2
B.经过程②获得的植株X的体细胞中可能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C.过程③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应用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D.图中筛选过程会改变抗病基因的频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甲、乙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和光照条件见下图。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瓶的生态系统较乙瓶的稳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瓶中的微生物和浮萍、金鱼藻等植物以及沼虾、螺蛳等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__________,浮萍和金鱼藻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乙瓶中浮萍的种群密度__________。沼虾个体数量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维持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稳定,必须对其给予光照,但可以将其密闭,无需不断添加物质。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这其中体现的生态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荧光定量PCR技术可定量检测样本中某种DNA含量。其原理是在PCR体系中每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加入一个与某条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当Taq酶催化子链延伸至探针处,会水解探针,使荧光监测系统接收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子生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引物与探针均具特异性,与模板结合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反应最终的荧光强度与起始状态模板DNA含量呈正相关
C.若用cDNA作模板,上述技术也可检测某基因的转录水平
D.Taq酶催化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3’端向5’端延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态系统中有昆虫、田鼠(二者均为初级消费者)、杂食性鸟、蛇、老鹰(顶级消费者),其中杂食性鸟捕食昆虫、植物蛇的食物来源有田鼠杂食性鸟老鹰的食物来源是田鼠和蛇,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的部分昆虫具有趋光性,调查其种群密度除样方法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法,请画出题干中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________________。
(2)蛇同化的能量除题干中的去向外,其余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某生物的食物来源不止一种时,其来自各食物的能量是相等的,则该食物链(网)中老鹰体重每增加400g,理论上至少需消耗植物_________kg。
(3)一般情况下捕食者捕食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病弱、年幼的个体,这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调查发现,某年由于某种原因使杂食性鸟的数量减少,但并未引起当年蛇数量的下降,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夏季晴天中午某科研小组在番茄生长的初花期(EF)、盛花期(PF)和末花期(LF)分别进行遮荫处理,各生长阶段遮荫时间均为8d,以自然光为参比光照,得到如下数据。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各生长期的番茄在40%的遮阴下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都要高于75%的遮荫,且两者的影响都是随实验时间逐渐下降的
B.各生长期的番茄在75%遮荫下,净光合速率相对较低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
C.各生长期对照组的净光合速率随实验时间都在下降,限制因素可能是CO2浓度
D.番茄LF期,在40%遮荫3~8d时间段内的净光合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可能是末花期遮荫避免了强光、高温对老叶的伤害,从而使光合作用加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