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甲、乙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利用图Ⅰ、图Ⅱ装置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利用图Ⅰ装置探究酵母菌在有氧与无氧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的热量多少.
材料用具:500ML保温桶、温度计、活性酵母菌、0.1mol/L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步骤:
①取A、B两套装置按下表的设计进行实验.
装置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
A加入200mL的葡萄糖溶液加入10g活性酵母菌X
 
B加入20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Y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则X是
 
;Y是
 

②B装置中步骤一的主要目的是
 
,这是控制实验的变量.
实验结果:略
(2)乙利用图Ⅱ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吸类型.
①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
 

②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是否产生CO2时,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定期显微镜检查得到相关数据绘成如下图;则4时段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答两点),若镜检3时段得到酵母菌细胞平均数为M个,则此时段活酵母菌个数应
 

考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专题:
分析: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氧气的有无,因变量是温度变化,其他变量是无关变量(控制变量),对于无关变量要控制其等量且适宜.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排除溶液中氧气的干扰.
2、根据单一变量原则,装置Ⅱ探究有氧呼吸,则对照组装置Ⅲ用等量清水代替氢氧化钠外,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红色液滴的移动由无氧呼吸引起的.
3、根据曲线图分析,1、2、3阶段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但由于营养物质减少、有害物质积累、种内斗争加剧等原因使得酵母菌数量减少.
解答: 解:(1)①分析表中相关内容,考虑到实验要遵循对照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这几个原则,因此X处应填:不加入石蜡油.Y处应填: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②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氧气,这样来控制实验的自变量.
(2)①图Ⅱ装置中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红色液滴向左移动是氧气引起的;探究有氧呼吸;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装置Ⅲ除用等量清水代替氢氧化钠外,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
②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浑浊;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3)4时段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营养物质减少、有害物质积累、种内斗争加剧等;若镜检3时段得到酵母菌细胞平均数为M个,包括活细胞和死细胞,则此时段活酵母菌个数应小于M个.
故答案为:
(1)①X  不加入石蜡油   Y 加入10克活性酵母菌
②去除氧气
(2)①装置Ⅲ除用等量清水代替氢氧化钠外,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
②由蓝变绿再变黄
(3)营养物质减少、有害物质积累、种内斗争加剧等
点评:本题考查通过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被T细胞识别的抗原不会与抗体结合
B、B细胞的增殖、分化只需抗原的刺激
C、淋巴因子只在细胞免疫过程中由T细胞产生
D、记忆细胞增殖、分化需接受特定抗原的刺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突触的正确叙述是(  )
A、兴奋从轴突传递到细胞体只能通过突触实现
B、神经元之间一般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
C、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间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请仔细观察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在[]中填编号,在横线里填文字)

(1)图1中[
 
]
 
可以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如
 
(物质)可以通过该结构.(举一例即可)
(2)如果图1是一个浆细胞,其中明显发达的细胞器是[
 
]
 
;细胞核内何种结构被破坏,合成抗体最后阶段将不能正常进行?
 
(填序号),原因是
 

(3)当人体出现发烧现象时,图1细胞中[
 
]
 
(细胞器)产生的能量除了使体温上升,还能
 

(4)假如图2是该细胞的分裂图象,该分裂图中的染色体组数为
 

(5)假设控制该动物某性状的基因型为AaBb,若图2中2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4号染色体上有B基因,在正常情况下,该细胞中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二倍体植物具有高茎和矮茎之分,某实验小组以这种植物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父本母本子一代
第1组一株矮茎一株矮茎高茎、矮茎(数量未统计)
第2组一株高茎一株高茎305高茎、98矮茎
(1)实验小组对该性状的遗传提出两种假说.
假说一:植物的株高由三个等位基因(A、a1和a2)控制,当a1和a2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矮茎,其他情况均为高茎,A相对于a1和a2为显性.如果该假说成立,第1组中子代性状分离比高茎:矮茎为
 
;则第2组中双亲的基因型为
 

(2)假说二:植物的株高由三个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高茎,A+和a都决定矮茎,三个基因的显隐关系为A+相对于A、a为显性,A相对于a为显性,则第2组的双亲基因型分别是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假说的合理性,第2组同学将F1中的矮茎植株自交得F2,并统计F2中株高和数量.
若F2
 
,则支持假说一.
若F2
 
,则支持假说二.
(4)该植物高茎与矮茎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水稻种子中70%的磷以植酸形式存在.植酸易同铁、钙等金属离子或蛋白质结合排出体外,是多种动物的抗营养因子;同时,排出的大量磷进入水体易引起水华.
(1)磷元素除了形成植酸外,还可以出现在下列
 
分子或结构中(多选).
A.核糖         B.ATP           C.核糖体            D.核膜
(2)种植芦苇能有效抑制水华的发生,表明芦苇与引起水华的藻类关系是
 

(3)植酸酶可降解植酸,在谷物类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饲料的
 
利用率.
(4)酵母菌中植酸的活性较高.如图1所示是从不同类型酵母菌的发酵液中提取植酸酶的工艺流程.
据图回答:
①植酸酶
 
(Ⅰ/Ⅱ)属于分泌蛋白.
②若植酸酶Ⅰ和Ⅱ的肽链组成不同,其差异体现在
 
.提纯的植酸酶需做活性条件测定.如图2所示为测定结果.
③图中的自变量可为
 
(答一种);因变量可以通过测定
 
来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为了验证光质(红光、黄光、绿光)对叶片光台作用的影响,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与用具:小烧杯三只、打孔器、注射器、红黄绿40W灯泡各一只、烧杯、富含CO2的NaHCO3稀溶液、菠菜叶.
(一)实验步骤:
(1)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避开大的时脉)
(2)将圆形叶片置丁注射器内,并让注射器吸入清水,待排出注射器内残留的空气后,用手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并缓缓拉动活塞,重复几次.
(3)将处理过后的小圆形叶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侍用,此时叶片将全部沉到水底,这是因为
 

(4)取甲、乙、丙三只小烧杯,
 

(5)
 

(6)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光照一段时间.
(7)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
(二)结果预测:
 

试在下边同一坐标图中画出不同类型的单色光下,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曲线来说明这个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当细胞内浓度小于细胞外溶液浓度时,细胞就发生质壁分离
 
.(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此细胞是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
B、此细胞不可能是细菌细胞,有可能是动物上皮细胞
C、结构1可在该细胞分裂时提供能量
D、结构2、3不具有磷脂、蛋白质构成的结构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