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如图中7mm、0.5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显微镜的物镜,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实验中,应先用图中甲(填“甲”或“乙”)镜观察.
(2)图二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组合为bc(填序号),此时放大倍数为600倍.在观察中,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d.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B.(填编号)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气泡),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右上方移动.

分析 1、物镜有螺纹口,而目镜无螺纹口,且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呈正相关,即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而目镜长短与放大倍数成相反关系,即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倍数与装片的距离是相反关系,即距离越大,放大倍数越小.因此图一是物镜,且甲是低倍镜,乙是高倍镜;图二中,①和②是目镜,且①是低倍镜,②是高倍镜,③④是物镜,③是高倍物镜,④是低倍物镜.
2、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管镜和目镜组成.标本经物镜和管镜放大后,形成放大倒立的实象;实象经目镜再次放大后,形成放大的虚象.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4、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

解答 解:(1)图一有螺纹,表示显微镜的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因此甲是低倍镜,乙是高倍镜,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的实验中,应先用低倍镜观察,即图中甲.
(2)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应使用高倍镜,所以显微镜的目镜、物镜组合为bc,此时放大倍数为15×40=600.c为高倍物镜,d为低倍物镜,在观察中,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低倍镜d.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说明不在装片上;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说明不在物镜上;所以此异物可能存在于目镜上.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该黑边圆圈是制作装片时产生的气泡.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而气泡位于视野右上方,所以换高倍镜观察前,应将标本移到视野的中央,还应向右上方移动.
故答案为:
(1)甲
(2)bc     d      B
(3)右上方

点评 本题较简单,属于考纲中应用层次的考查,这种改变考查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知识,考生要能够准确辨别物镜和目镜中的高倍镜,以及高倍物镜与切片的距离;识记显微镜的成像原理以及高倍镜使用的操作步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是在内环境中完成的
B.血红蛋白、激素、葡萄糖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渗透压、温度、pH保持不变
D.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结构1的主要成分是磷脂 和蛋白质.
(2)若某细胞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低等植物细胞.
(3)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为[9]线粒体;
(4)结构5为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5)细胞内有双层膜的结构又是细胞控制中心的是细胞核;
(6)如果图B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4]叶绿体.
(7)若A图是昆虫的飞行肌细胞,则该细胞的细胞器中数量较多的是线粒体,因为该细胞的生理活动需要能量多.此供能过程需多种酶类催化,这些酶的合成场所是[11]核糖体.
(8)B图细胞中没有,且与A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13]中心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 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性模型.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北极狐占有两个营养级.
(2)北极地区的动物在不同季节一般都有换羽(毛)的习性,这是它们受到物理 (填“物理”、“化学”或“行为”)信息的影响而产生的适应性生理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3)图乙中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
同化总量(106J)现存个体中的能量(106J)呼吸消耗量(×106J)
A900200590
B1001564
C15213
D180610
(4)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在一年中的能量流动情况.分析下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900×106 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图.
(1)神经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
(2)①是轴突,是神经元的突起.它的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②是一种细胞器叫线粒体,可以供能.
(3)④⑤⑥合称突触,④为突触前膜,⑤为突触间隙.
(4)③是突触小泡,里面有一种叫神经递质的物质,此种物质作用于⑥突触后膜就失活.
(5)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是否可以⑥传到④,否(是/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与乌龟的心脏所属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相同的是(  )
A.B.人的肌肉组织C.人的肾脏D.人的循环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人体关于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一群羽毛为蓝色的鸟中,偶然发现一只灰红色羽的雌鸟,欲探究该种鸟羽毛眼色的遗传方式,实验设计如下,用该灰红色羽雌鸟与蓝色羽雄鸟交配.(已知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即ZZ表现为雄性,ZW表现为雌性)
(1)若F1的性状表现为灰红色羽:蓝色羽=1:1,且雌鸟、雄鸟个体中两种性状均有,则此突变基因位于是常(常、Z、W)染色体上,亲本灰红色羽雌鸟的变异类型是显性(显性、隐性)基因突变.
(2)若F1的性状表现为灰红色羽雄鸟:蓝色羽雌鸟=1:1,则此突变基因位于是Z(常、Z、W)染色体上,亲本灰红色羽雌鸟的变异类型是显性(显性、隐性)基因突变.此条件下,不能(能,不能)通过杂交实验判断突变基因所在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上是否含有控制羽毛颜色的基因,原因是由于该变异是Z染色体显性突变,W染色体上不管是否含有控制羽毛颜色的基因,均表现为隐性性状.
(3)若F1的性状表现为灰红色羽雌鸟:蓝色羽雄鸟=1:1,则此突变基因位于是W(常、Z、W)染色体上,亲本灰红色羽雌鸟的变异类型是显性(显性、隐性)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进行豌豆杂交试验时,为避免其自花传粉,孟德尔采取的措施是(  )
①花蕾期,不去雄蕊 
②花蕾期,去雄蕊 
③套上纸袋
④不套纸袋 
⑤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物的花粉涂在雌蕊的柱头上
⑥待花成熟时,拿开纸袋任其在自然状况下传 粉受精.
A.②④⑥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