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图1是某生态系统中组成食物链的三个种群(Ⅰ、Ⅱ、Ⅲ)一年内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图中数值单位是100万kJ).图2是能量流经卷叶螟的示意图,其中A~C代表能量,数值表示能量值,单位为J/(hm2•a).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种群II→种群I→种群III.不同营养级之间能量以有机物形式流动,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率约为13.5%(保留1位小数).
(2)图2中A表示的含义是卷叶螟同化能量,B的数值为2.45×109J/(hm2•a),C 的来源是卷叶螟和水稻同化的能量.水稻同化的能量至少为3.5×1010J/(hm2•a).
(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分析 分析图1:图1是某生态系统中组成食物链的三个种群(Ⅰ、Ⅱ、Ⅲ)一年内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图中数值单位是100万kJ).
分析图2:图2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B表示该营养级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解答 解:(1)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是逐级递减的,再结合图1中数据可知,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种群II→种群I→种群III;能量不同营养级之间能量以有机物形式流动;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率=$\frac{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frac{15}{111}×100%≈$13.5%.
(2)图2中A表示卷叶螟同化能量,B的数值=1.05×1010-4.55×109-3.5×109=2.45×109J/(hm2•a);C包括卷叶螟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其上一个营养级水稻的同化量)和卷叶螟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卷叶螟同化的能量),因此,C的能量来源是卷叶螟和水稻同化的能量.由题干中的关键词“至少”,可知能量的传递效率按20%计算,所以水稻同化的能量至少为(1.05×1010-3.5×109)÷20%=3.5×1010
(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故答案为:
(1)种群II→种群I→种群III   有机物     13.5%
(2)卷叶螟同化能量 2.45×109 卷叶螟和水稻 3.5×1010J/(hm2•a)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掌握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沃森和克里克在探究DNA结构时利用的物理模型构建的方法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是人体内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综合示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示细胞中,能处理暴露病原体特有抗原的是吞噬细胞,不能识别特异性抗原的是浆细胞.
(2)浆细产生的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发挥了各种免疫效应,效应T细胞发挥的免疫效应是接触相应细胞使之裂解死亡暴露抗原,进而被抗体消灭.由图可知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既能独立发挥作用又能相互配合.
(3)图中虚线所表示的是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特点是反应迅速,作用强烈(产生抗体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经测定,某生物的所有核酸分子中,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含量不相等,则此生物不可能(  )
A.T2噬菌体B.C.大肠杆菌D.烟草花叶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是指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有特别多的物种存在.一般说来,含有1500种以上本地植物物种的区域才有资格被评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我国的中南部山地就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选用植物作为热点区域标志,这是因为(  )
A.植物既容易调查和鉴定,又是其他生物类群多样性的基础
B.植物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唯一途径
C.植物种类数决定了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外来物种都能增加生物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NaOH渗透深度随琼脂块边长增大而减小
B.格里菲思的实验和艾弗里的实验均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与压片步骤均有利于细胞分散开来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32P标记T2噬菌体的实验中上清液的放射性强度随保温时间延长而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全国卷2参考版) 题型:综合题

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全国卷1参考版) 题型:选择题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 “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已知苯丙酮尿症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为$\frac{1}{10000}$.请问,在人群中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和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杂合基因型频率各是多少?(  )
A.1%,1.98%B.1%,99%C.1%,1.89%D.1%,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