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如图a、b代表元素,I~Ⅳ是生物大分子,X、Y、Z、W是相应生物大分子的单体,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a、b都有的元素一定有N、PB.肝脏细胞中的I主要是脂肪
C.酵母菌中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ⅡD.图中Ⅲ完全水解的产物一般有4种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Ⅰ是多糖,Ⅱ是DNA,Ⅲ是RNA,Ⅳ蛋白质,X是单糖,Y是脱氧核糖核苷酸,Z是核糖核苷酸,W是氨基酸;a与C、H、O组成核苷酸,因此a是N、P,b与C、H、O组成氨基酸,b是N元素.

解答 解:A、分析题图可知,a是N、P,b是N元素,二者共同的组成元素是N,A错误;
B、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多糖,因此肝脏细胞中的I主要是肝糖原,B错误;
C、酵母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酵母菌中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Ⅱ,C正确;
D、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由磷酸、核糖和碱基组成,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有A、C、G、U4种,因此Z彻底水解的产物共有6种,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的分类、分布、功能和,核酸的分类、功能、基本组成单位,蛋白质的功能和基本单位,核酸、蛋白质、糖的组成元素,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相关知识点的区别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A→B→C→D 这条食物链中,C是(  )
A.初级消费者B.第二营养级C.三级消费者D.第三营养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为人类“治疗性克隆”大概过程,请根据图回答:
(1)人类“治疗性克隆”属于生物工程的细胞工程技术.
(2)科学家将患者的体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卵细胞中,而不是直接用体细胞进行细胞培养的原因是体细胞核在体细胞中不能表现全能性,而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可以给它提供表达全能性的环境.
(3)“治疗性克隆”的结果说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核仍然具有全能性.相同的胚胎干细胞“克隆”的结果各种各样,如有的是胰岛细胞,有的是血细胞,有的是心肌细胞,究其本质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上述“克隆”过程是建立在胚胎细胞的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基础上的.
(4)如将上述技术用于“克隆人”则需要进行胚胎移植过程,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反对进行“克隆人”实验的原因是
“克隆人”会引起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发生混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图1表示某种高等生物(含2对染色体)的几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图2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该生物个体的性别为雄(雄、雌)性.甲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分裂期,此细胞称为初级精母细胞,可对应于图2中的BC段.此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有8条染色单体,此时,染色体的主要变化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该图细胞分裂一次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有染色体2条.
(2)乙图表示的是有丝分裂后分裂期,此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此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
(3)丙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分裂期,此时,染色体的主要变化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此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图甲表示细胞的部分结构以及进行有关生理活动过程([]内填图中标号,上填适当内容的文字)据图回答:

(1)如果将该细胞中的脂质分子全部抽提出来,铺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成单分子层,则单分子层的面积大于(填“大于”“小于”“等于”)该细胞表面积的2倍.
(2)由图可知,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填细胞器名称).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以保证细胞功能的稳定性.
(3)对结构⑧功能的完整叙述是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4)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培养该细胞,细胞中放射性集中于[③⑥⑦⑧]线粒体、细胞质、核糖体、细胞核结构中.
(5)如果图甲是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该细胞,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依据放射性出现的时间先后分析,b属于;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膜,细胞膜、内质网膜面积会发生变化,请在图丙中绘出为种分泌蛋白的全成和运输后,细胞中这三种膜的膜面积变化.
(6)下列哪类物质是分泌蛋白?BC.(多选)
A、呼吸酶     B、胰岛素    C、抗体      D、血红蛋白        E、性激素
(7)在食用苹果、梨过程中,常会看到鲜嫩的果肉很快就变成暗褐色,这是这些植物细胞里存在的酚类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本来植物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但若组织细胞受损或衰老,结构解体时,酚氧化酶便有机会与酚类底物接触而使底物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材料所述“本来植物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这一现象是由于细胞内具有生物膜系统的缘故.细胞含有酚氧化酶,人们利用酚氧化酶的特性可加工制作商品.例如,红茶制取过程中必须有“将细胞揉破”的关键过程(红茶颜色为褐色),揉破细胞的目的便是破坏该结构.这种“分开存放”的现象也表明细胞的这种结构对于物质的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下列关于相关过程以及发生场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H2O→H++O2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膜
B.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C.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D.光能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发生在光反应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B.三倍体植物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C.基因重组过程中能产生新的基因
D.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不会改变基因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人群中有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个体,由于多了一条X染色体而导致睾丸发育不全.这种变异属于(  )
A.染色体重复B.染色体数日整倍化变异
C.染色体易位D.染色体数目非整倍化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若甲表示CO2和H2O,则(  )
A.Ⅰ是光合作用,乙是糖类和氧气,Ⅱ是细胞呼吸
B.Ⅰ是光合作用,乙是细胞呼吸,Ⅱ是糖类和氧气
C.Ⅰ是化能合成作用,乙是细胞呼吸,Ⅱ是葡萄糖
D.Ⅰ是化能合成作用,乙是糖类和氧气,Ⅱ是细胞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