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如图为一个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a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刺激b处能引起c的收缩,这一过程叫反射
C.刺激d处,在b处不可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释放到突触间隙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cd分别为突触、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和传入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解答 解:A、a处为突触结构,当电信号传导到突触小体,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此时为化学信号;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又转化为电信号,所以在a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A正确;
B、刺激b处能引起c的收缩,但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这一过程不能叫反射,B错误;
C、刺激d处,信号通过a传递到b处,所以在b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C错误;
D、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方式是胞吐而不是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减数分裂比有丝分裂更容易产生较多的变异,其原因是(  )
①DNA复制时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②由于基因重组产生不同类型的配子
③可能产生染色体变异  
④线粒体中的DNA分子发生交叉互换
⑤能够进行基因重组.
A.①③⑤B.②⑤C.②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生物体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乳糖水解产物都是六碳糖B.HIV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
C.香蕉的遗传物质含有5种碱基D.生物大分子的单体的骨架都是碳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科学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被染成红色的部位是细胞核
B.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摩尔根利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
D.温特利用是否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进行实验,证明植物具有向光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下面是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请回答:
(1)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H2O在光反应中裂解为氧气、H+和电子.
(2)若以14CO2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卡尔文循环中首先出现含的三碳化合物是三碳酸.该三碳化合物在NADPH的氢和ATP的磷酸基团等物质存在的情况下,被还原为三碳糖磷酸.
(3)给某植物提供C18O2和H2O,释放的氧气中含有18O是由于C1802的部分氧转移到H2180中,H218O又作为原料参与了光合作用之故.
(4)杻物光合作用光饱和点可通过测定不同的光强度下的光合速率来确定.在一定条件下,某植物在温度由25℃降为5℃的过程中光饱和点逐渐减小,推测该植物在光照充足时的光合作用最适温度≥(选填:<、≤、=、≥、>)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1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中激素B是生长激素(一种蛋白质),它是由垂体细胞合成分泌的,参与该激素合成与分泌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2)胰高血糖素能与图1中受体b(用图中字母回答)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如果该受体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胰高血糖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降低.
(3)若甲状腺激素与图1中激素A的作用机理相似,甲状腺激素进入细胞后与受体a结合,促使细胞合成新的蛋白酶,进而促进细胞代谢.怀孕母亲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升高(或增加),结果甲状腺增生,胎儿的发育会受到影响,尤其神经系统(脑)的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
(4)分别用含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培养液同时培养甲状腺瘤组织,细胞培养72h检测甲状腺瘤组织细胞的数量变化(以吸光值的大小衡量细胞数量),结果如图2所示.由实验结果分析,在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作用下甲状腺瘤细胞正常增殖(增殖被抑制、正常增殖、加速增殖),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越大,甲状腺瘤细胞的数量变化是细胞数量越多(或增殖速率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如图中A、B、C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
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美国伦敦大学医学院通过生物技术,成功对一对丈夫家族有乳腺癌发病史的夫妇的后代进行胚胎筛选,并排除了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隐患.该“设计婴儿”的培育流程如下:通过人工方式得到15个受精卵→所有受精卵生长3天时,抽取一个细胞进行基因检测,剔除含致癌基因的胚胎→选取不含致癌基因的健康胚胎植入妻子子宫,一个健康的“设计婴儿”得以孕育.下列关于该项“设计婴儿”培育过程中所用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人工方式得到15个受精卵,需要用到超数排卵的手段
B.检测受精卵中是否含有致癌基因,可以用“基因探针”进行检测
C.需要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受精卵中的致癌基因进行“基因敲除”
D.将受精卵培养到8-16个细胞阶段可移植入子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北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周考5.29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表为生理状况相同的幼苗在黑暗或3klx光照、不同温度条件下O2的变化速率,下图为靑蒿叶肉细胞中两个结构及物质转移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02释放速率(mg/h)

0.96

1.73

2.52

3.24

3.86

3.1

2.72

黑暗下02吸收速率(mg/h)

0.46

0.76

0.98

1.51

2.45

3.1

3.29

(1)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于结构乙的___________上,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为保护色素,要加入的化

学药品是__________,图示结构甲中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代表的物质_________是,b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代表葡萄糖,因为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推测,图中结构甲中酶的最适温度_________(填“低于”、“等于”或“高于”)结构乙中

酶的最适温度。探究3klx光照条件下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应该设计的实验是在_________________之间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进行实验。

(4)在3klx光照、30°C条件下幼苗叶肉细胞中物质b的转移途径 是__________________。若每天用3klx的光照射幼苗12h,当温度为表中_________时,幼苗生长最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