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有关生物大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B为葡萄糖,则C在动物细胞中可能为乳糖
B.若C为RNA,则B为核糖核苷酸,A为C、H、O、N
C.若C具有信息传递、运输、催化等功能,则B可能为氨基酸
D.若B为脱氧核苷酸,则C可能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染色体、核糖体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三第一学期学业水平考试理综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6分)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B、b和D、d基因控制。下图为某家族相关的遗传系谱图,其中已死亡个体无法知道其性状,经检测Ⅳ-7不携带致病基因。据图1分析回答:
(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
(2)Ⅴ-2带有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
(3)甲病的致病基因控制 性性状,为了确定甲病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科研人员对Ⅲ-1~Ⅲ-5号个体含相关基因的DNA片段扩增后用某种限制酶处理,并进行电泳分析,得到的结果如图2。根据电泳结果,可判断出甲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 。
(4)请根据以上分析:
①Ⅲ-2的基因型为 。若Ⅴ-1与Ⅴ-2婚配,他们生出一个不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
②若V-3与d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d基因的概率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第一学期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多细胞生物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B.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大从而有利于物质运输
C.属于自杀行为的细胞凋亡过程是由基因决定的
D.细胞凋亡对于抵御外界因素的干扰具有积极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推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现有两种淀粉酶A与B,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原理:温度等条件可以影响酶的活性;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麦芽糖;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时, 物质含量越多,其吸光度越大,因此可测出物质的相对含量。
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相同浓度的淀粉酶A和淀粉酶B溶液、水浴缸、温度计等。
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组 别 步骤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Ⅰ、设置水浴缸温度(oC) | 20 | 30 | 40 | 50 | 20 | 30 | 40 | 50 |
Ⅱ、取8支试管各加入淀粉溶液(mL),分别保温5分钟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Ⅲ、另取8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分别保温5分钟 | 酶A | 酶A | 酶A | 酶A | 酶B | 酶B | 酶B | 酶B |
Ⅳ、将同组两个试管中的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摇匀,保温5分钟。 | ||||||||
实验结果:用分光光度计对各组淀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无关变量有 (至少写出2种)。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酶A在20 oC条件时活性较高
B.酶A的活性小于酶B的活性
C.酶B在40 oC条件时活性较高
D.大于50 oC条件时,酶A部分失活
(3)此实验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底物淀粉的剩余量来表示酶的活性,能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来表示? ,原因是 。
(4)若要进一步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应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推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问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常选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若选用50%的蔗糖溶液,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再浸泡在清水中,往往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原因是细胞 ;若改为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原因是 。
(2)洋葱根尖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理想材料。实验过程中,若观察到视野中分裂期细胞数目过少,从取材方面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若视野中细胞重叠,从解离时间方面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3)在物质鉴定实验中,甘蔗含糖量高且颜色接近无色,但并不适宜做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材料,原因是 ;花生子叶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需用酒精而不是蒸馏水洗去浮色,原因是 。
(4)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取材合适且其它操作均规范,若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色素,滤纸条上的色素带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推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B.“F1(Aa)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A:a=1:1)”属于推理内容
C.“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
D.“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推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曾提出了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量转化的假说。能证明这一假说的实验是
A.英格豪斯证明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以改变空气成分
B.恩格尔曼证明光合作用的有效光是红光和蓝紫光
C.萨克斯证明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
D.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在发生进化时
A.总是适应环境的
B.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 自然选择总是正向的
D.生物的变异总是有利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12月月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完成关于基因的部分探索历程的填空。
(1)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 型,否定了这种说法。
(2)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 排列顺序的多样性来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进而科学家们发现基因是DNA上 的片段。
(3)以下是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实例,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图。
①以上实例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②有些人喝了一点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 经研究发现“红脸人”体内只有ADH,则“红脸人”的基因型有 种。此外还有一种人既有ADH,又有ALDH,号称“千杯不醉”,他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