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组合 | 第1组 | 第2组 | 第3组 |
黑色♀×黑色♂ | 黑色♀×褐色♂ | 黑色♀×红色♂ | |
后代皮毛 颜色及 数量 | 黑色(1只)、褐色(1只)、红色(1只)、黄色(1只) | 黑色(1只)、红色(1只)、黄色(1只) | 黑色(1只)、黄色(1只)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狗的皮毛颜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故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1组的亲本为均为黑色(A_B_ ),后代中出现了黄色(aabb),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Bb.第2组的亲本为黑色(A_B_ )×褐色(aaB_),后代中出现了黄色(aab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黑色(AaBb)×褐色(aaBb).第3组的亲本为黑色(A_B_ )×红色(A_bb),后代中出现了黄色(aab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黑色(AaBb)×红色(Aabb).
解答 解:(1)第1组的亲本为均为黑色(A_B_ ),后代中出现了黄色(aabb),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Bb,即AaBb♀、AaBb♂.其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如下:
(2)第2组的亲本为黑色(A_B_ )×褐色(aaB_),后代中出现了黄色(aab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黑色(AaBb)×褐色(aaBb),即AaBb♀、aaBb♂.亲本黑色(AaBb)×褐色(aaBb),子一代黑色雌狗为$\frac{1}{3}$AaBB、$\frac{2}{3}$AaBb,黄色雄狗为aabb.子一代黄色小狗在减数分裂生成精子的过程中不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子一代黑色雌狗($\frac{1}{3}$AaBB、$\frac{2}{3}$AaBb)与黄色雄狗(aabb)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色(A_bb)雄性的概率为$\frac{1}{2}$×$\frac{1}{2}$×$\frac{2}{3}$×$\frac{1}{2}$=$\frac{1}{12}$.
(3)第3组的亲本为黑色(A_B_ )×红色(A_bb),后代中出现了黄色(aab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黑色(AaBb)×红色(Aabb).第3组杂交亲本再生一只褐色小狗(aaB_)的概率是$\frac{1}{4}$×$\frac{1}{2}$=$\frac{1}{8}$.
(4)要验证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可让第1组亲本的黑色雄狗与这三组实验中的多只黄色雌狗杂交,如果后代出现黑色、褐色、红色和黄色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1:1,则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
(2)AaBb 会 $\frac{1}{12}$
(3)$\frac{1}{8}$
(4)让第1组亲本的黑色雄狗与这三组实验中的多只黄色雌狗杂交 后代出现黑色、褐色、红色和黄色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1:1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运用隐性纯合突破法.结合图表信息判断亲本的基因型,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具有双膜结构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 |
B. | 除病毒以外,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 | |
C. | 葡萄糖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 |
D. | 精子变形时,线粒体变为精子头部的顶体,中心体变形为尾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光强 | 照光时间 | 结 果 |
2008lx (弱光) | 0.5h | 无论光照时间的长短,都逐渐恢复正常形态.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后,形成很多叶绿素 |
2 h | ||
4 h | ||
12 h | ||
4000lx (强光) | 1 min | 光照10分钟和30分钟时,恢复正常形态的程度与上述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差不多,但是不能形成叶绿素.延长光照时间后叶绿素逐渐合成 |
4 min | ||
10 min | ||
30 mi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从如图中光合作用强度与CO2含量关系可知,CO2的含量直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效率 | |
B. | ![]() 从如图中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与氧浓度关系可知,B点以后,载体数量是限制根细胞吸收的因素之一 | |
C. | ![]() 从如图中日照长度与植物开花前的时间关系可知,缩短光照时间可促使B种植物提前开花 | |
D. | ![]() 从如图中生长素浓度对植物芽生长的促进作用可知,A~B段生长素浓度对根的生长起促进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基因中可能含有S元素 | |
B. | 该基因中碱基$\frac{C+G}{A+T}$的值为3:2 | |
C.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②部位 | |
D. | 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2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frac{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高三高考冲刺压轴卷(三)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常见的果酒、果醋、泡菜和腐乳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请结合微生物的特点及产品的制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醋的制作过程中,利用了代谢类型为 的醋酸菌的发酵作用,该过程需要控制的温度条件是 。
(2)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加盐的作用是 。(3)制作泡菜时,泡菜坛一般用水密封,目的是 。在 条件下,亚硝酸盐与氨基苯磺酸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 色,与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