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小黄狗的皮毛颜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和黄色(aabb).下表 为小黄狗的三组杂交实验及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第1组第2组第3组
黑色♀×黑色♂黑色♀×褐色♂黑色♀×红色♂

后代皮毛
颜色及
数量
黑色(1只)、褐色(1只)、红色(1只)、黄色(1只)黑色(1只)、红色(1只)、黄色(1只)黑色(1只)、黄色(1只)
(1)请写出第1组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2)第2组杂交实验中,亲本黑色♀的基因型为AaBb;子一代黄色小狗在减数分裂生成精子的过程中会(会、不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子一代黑色雌狗与黄色雄狗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色雄性的概率为$\frac{1}{12}$.
(3)第3组杂交亲本再生一只褐色小狗的概率是$\frac{1}{8}$.
(4)请利用上述表中的小黄狗,设计一个实验验证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杂交方案(写出性别、表现型、数量):让第1组亲本的黑色雄狗与这三组实验中的多只黄色雌狗杂交.
预测实验结果:后代出现黑色、褐色、红色和黄色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1:1.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狗的皮毛颜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故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1组的亲本为均为黑色(A_B_ ),后代中出现了黄色(aabb),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Bb.第2组的亲本为黑色(A_B_ )×褐色(aaB_),后代中出现了黄色(aab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黑色(AaBb)×褐色(aaBb).第3组的亲本为黑色(A_B_ )×红色(A_bb),后代中出现了黄色(aab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黑色(AaBb)×红色(Aabb).

解答 解:(1)第1组的亲本为均为黑色(A_B_ ),后代中出现了黄色(aabb),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Bb,即AaBb♀、AaBb♂.其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如下:

(2)第2组的亲本为黑色(A_B_ )×褐色(aaB_),后代中出现了黄色(aab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黑色(AaBb)×褐色(aaBb),即AaBb♀、aaBb♂.亲本黑色(AaBb)×褐色(aaBb),子一代黑色雌狗为$\frac{1}{3}$AaBB、$\frac{2}{3}$AaBb,黄色雄狗为aabb.子一代黄色小狗在减数分裂生成精子的过程中不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子一代黑色雌狗($\frac{1}{3}$AaBB、$\frac{2}{3}$AaBb)与黄色雄狗(aabb)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色(A_bb)雄性的概率为$\frac{1}{2}$×$\frac{1}{2}$×$\frac{2}{3}$×$\frac{1}{2}$=$\frac{1}{12}$.
(3)第3组的亲本为黑色(A_B_ )×红色(A_bb),后代中出现了黄色(aab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黑色(AaBb)×红色(Aabb).第3组杂交亲本再生一只褐色小狗(aaB_)的概率是$\frac{1}{4}$×$\frac{1}{2}$=$\frac{1}{8}$.
(4)要验证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可让第1组亲本的黑色雄狗与这三组实验中的多只黄色雌狗杂交,如果后代出现黑色、褐色、红色和黄色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1:1,则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

(2)AaBb   会   $\frac{1}{12}$  
(3)$\frac{1}{8}$
(4)让第1组亲本的黑色雄狗与这三组实验中的多只黄色雌狗杂交   后代出现黑色、褐色、红色和黄色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1:1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运用隐性纯合突破法.结合图表信息判断亲本的基因型,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几种育种方法,能改变原有基因的分子结构的是(  )
A.诱变育种B.单倍体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D.杂交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双膜结构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B.除病毒以外,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
C.葡萄糖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D.精子变形时,线粒体变为精子头部的顶体,中心体变形为尾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是由3个氨基酸分子失去2个分子的水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脱水缩合.
(2)图中表示R基的字母是BCG,表示肽键的字母是EF.
(3)图中有2个肽键,该化合物叫三肽肽,有1个氨基和2个羧基.
(4)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分析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资料,回答问题.
如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在这两个时间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列举一种情况即可):可能的条件温度适当增加.理由: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增强;(或:CO2的浓度增加;在一定的CO2浓度范围内,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增强)
(3)丁图中在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_3倍.
(4)乙图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少(填“多”或“少”).乙图如果在A、C点时温度分别降低10℃,则曲线有何变化?请在丙图中表示出来.
植物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叶子很小,呈黄色或黄白色,即“黄化现象”.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花菜豆幼苗在暗处放置了7~8天,使之黄化后,每天给予如下光照,比较其恢复正常形态的情况,结果如下:
光强照光时间结 果
2008lx
(弱光)
0.5h无论光照时间的长短,都逐渐恢复正常形态.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后,形成很多叶绿素
2 h
4 h
12 h
4000lx
(强光)
1 min光照10分钟和30分钟时,恢复正常形态的程度与上述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差不多,但是不能形成叶绿素.延长光照时间后叶绿素逐渐合成
4 min
10 min
30 min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5)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光对叶绿素合成及黄化植物恢复过程的影响.
(6)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叶片呈黄色或黄白色,原因是无光条件下,叶绿素不能合成,但能合成类胡萝卜素(或无光条件下,叶绿素不能合成,但类胡萝卜素不分解).
(7)由此进一步推出,从黄化恢复正常形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关?无关,原因是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强光下,黄化形态可以恢复,但不能合成叶绿素,即此时植物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  )
A.树突→轴突B.树突→细胞体C.轴突→轴突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对有关曲线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如图中光合作用强度与CO2含量关系可知,CO2的含量直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效率
B.
从如图中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与氧浓度关系可知,B点以后,载体数量是限制根细胞吸收的因素之一
C.
从如图中日照长度与植物开花前的时间关系可知,缩短光照时间可促使B种植物提前开花
D.
从如图中生长素浓度对植物芽生长的促进作用可知,A~B段生长素浓度对根的生长起促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为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A占全部碱基的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基因中可能含有S元素
B.该基因中碱基$\frac{C+G}{A+T}$的值为3:2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②部位
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2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高三高考冲刺压轴卷(三)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常见的果酒、果醋、泡菜和腐乳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请结合微生物的特点及产品的制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醋的制作过程中,利用了代谢类型为 的醋酸菌的发酵作用,该过程需要控制的温度条件是

(2)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加盐的作用是 。(3)制作泡菜时,泡菜坛一般用水密封,目的是 。在 条件下,亚硝酸盐与氨基苯磺酸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 色,与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