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复合型免疫缺陷症(SCID)是一种遗传疾病。患者由于腺苷酸脱氨酶基因缺失,造成体内缺乏腺苷酸脱氨酶;而腺苷酸脱氨酶是人体免疫系统发挥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因此,患者不能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威胁。1990年研究人员将腺苷酸脱氨酶基因转入取自患者的淋巴细胞中,使淋巴细胞能够产生腺苷酸脱氨酶,然后,再将这种淋巴细胞转入患者体内(如图所示),使患者产生抗体的能力显著改善。
(1)该种治疗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该方法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
(2)携带人正常ada基因的受体菌与含有人不同基因的受体菌群体称为_____________。将人正常ada基因整合到某种病毒核酸上,用到的主要工具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用病毒感染病人X的T淋巴细胞,筛选出携带人正常ada基因的T淋巴细胞,进行扩大培养后,再注入病人X体内,病毒在整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病人X不会发生免疫排异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经过治疗后,康复后的女病人产生的卵细胞中是否存在正常的ada基因?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答案】体外基因治疗 基因重组 基因文库 限制酶 DNA连接酶 作为运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该T细胞来自病人自身 否
【解析】
1、基因工程的工具:
(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2、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3、体外基因治疗:先从病人体内获得某种细胞进行培养,然后再体外完成转移,再筛选成功转移的细胞增植培养,最后重新输入患者体内,如腺苷酸脱氨酶基因的转移。
体内基因治疗: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直接向人体组织细胞中转移基因的方法。
(1)由题干分析可知,腺苷酸脱氨酶基因的转移是先从病人体内获得某种细胞进行培养,然后再体外完成转移,再筛选成功转移的细胞增植培养,最后重新输入患者体内,该种治疗方法属于体外基因治疗,该方法用到了基因工程技术,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2)携带人目的基因的受体菌与含有人不同基因的受体菌群体称为基因文库。将目的基因整合到某种病毒核酸上,需要用到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3)用病毒感染病人的T淋巴细胞,筛选出携带人正常ada基因的T淋巴细胞,进行扩大培养后,再注入病人体内,病毒在整个过程中作为运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由于该T细胞来自病人自身,故病人不会发生免疫排异反应。
(4)经过治疗后,康复后的女病人只有T淋巴细胞存在正常的ada基因,而卵原细胞中没有,故产生的卵细胞中也不存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
(2)已知过程②的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__。
(3)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③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________。
(4)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________(在“都相同”、“都不同”、“不完全相同”中选择),其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对课本实验“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进行创新,设计了如下装置图,溶液分别用了pH为5.0、6.0、7.0、8.0的缓冲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纸片浸过新鲜肝脏研磨液,可用土豆片代替滤纸片
B.四个装置中滤纸片上浮的速度均不相同
C.该实验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
D.酶促反应速率可以用t3-t1来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完成下面有关组成细胞主要化合物的概念图。
(1)写出图甲中化合物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图甲的②中被称为生命的“燃料”的是________,脂质中构成生物膜重要成分的是________。
(3)图乙为图甲中④的一条长链,1、2、3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结构中特有的碱基名称是____________。(要求写中文全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细胞外液发生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B.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
C.①代表血液,②代表组织液,③代表淋巴
D.组织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多数是组织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流汁的电极均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A、B、C为可供选择的刺激位点。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 当A点受刺激时,电流计①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 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内外无离子进出
D. 要判断X处有无突触,应选择刺激B点,然后观察电流计②指针偏转的次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表明,B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会发生两次选择:在骨髓中分化时经历第一次选择,凡是不能识别自身抗原的B淋巴细胞会凋亡,保留下来的B淋巴细胞一般不会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在外周免疫系统中,B淋巴细胞识别特异性外来抗原后发生第二次选择,凡是能表达高亲和力抗原识别受体的保留下来,其余的几天后死亡。
(1)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亲和力抗原所识别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
(3)B淋巴细胞经过第二次选择后保留下来,然后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细胞,细胞分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其余B淋巴细胞几天后凋亡,这__________(填“是”、“不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细胞死亡。
(4)自身组织如果因为某些理化因素导致其抗原性改变,抗体可能攻击自身正常细胞,导致的免疫失调病叫________________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方法,只用手指的一滴血就能在流鼻涕和发热等症状出现前检测出谁将患上流感。该方法利用的是一种快速诊断免疫试纸,可根据检测结果是否呈“阳性”来进行初步诊断。如图表示某同学在医院取手指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的模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用针刺激甲图中的④,结合图乙分析此处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引起该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
(2)若在甲图中的④处给予适宜刺激,乙图代表④受刺激时的膜电荷分布的变化情况,则兴奋的传递方向与______ (填“膜内”或“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电流表B发生______次偏转。
(3)若刺激丙图①时,⑥处没有出现图乙的电位变化,可能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了__________递质。
(4)IAS是一种罕见的低血糖症,其致病机理是机体能产生胰岛素抗体,该抗体在胰岛素分泌旺盛时,能和胰岛素结合,抑制胰岛素的作用;在胰岛素分泌减少时,亲和力降低,抗体和胰岛素分离,胰岛素又能正常起作用。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机理是 __________。IAS患者在饭后半小时的血糖浓度_______(填“低于”“高于”或“等于”)正常人,饭后4小时,其体内的血糖浓度则会迅速下降,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河流生态系统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吸引了一些外来物种在此“安家落户”。科研人员对该生态系统中的某些生物进行了跟踪调查。如图甲为某种肉食性鱼类迁人后种群数量与增长速率的关系,图乙为该生态系统中两种不同鱼类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对河流中A、B两种鱼类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使用该方法时需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乙,若A、B两种鱼类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有可能为被捕食者。
(2)图甲所示的鱼类应为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图甲中2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字母表示)点。
(3)人们发现该肉食性鱼类味道鲜美,若要持续地获得最大捕获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被捕捞后保持在图甲中__________________水平,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