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如图所示食物网中,X、Y、Z分别表示三个营养级所含的总能量.假定鸟类的食物构成中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各占一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X<5Y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可能遭到破坏
B.鸟增加能量Z最多需植物提供能量110Z
C.X、Y、Z之间存在着X>Y+Z的关系
D.X>Y>Z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能量通过各营养级生物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一个食物网,其中植物是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昆虫是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鸟是初级和次级消费者,处于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据此答题.

解答 解:A、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当X<5Y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可能遭到破坏,A正确;
B、鸟增加能量Z最多需植物提供能量Z÷10%÷10%=100Z,B错误;
C、X、Y、Z之间存在着X>Y+Z的关系,C正确;
D、X>Y>Z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能量通过各营养级生物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了,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某食物网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及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渗透作用的两组实验(A代表某种低浓度蔗糖溶液,B, C代表两种高浓度蔗糖溶液)。开始时如图一,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H1, 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烧杯中液面的高度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

B.图二中两漏斗中B、C的浓度相等

C.图一A溶液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率

D.图二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做材料
B.可验证细胞的死活
C.可验证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小
D.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淡水养殖业者喜欢养殖“四大家鱼”.青鱼栖息在水域底层,以螺蛳等软体动物为食;草鱼栖息在中下层,以水草为食;鳙鱼栖息在中上层,以浮游动物为食;鲢鱼栖息在上层,以浮游植物为食.请回答:
(1)青、草、鲢、鳙混养能够获得高产的原因是充分利用了它们在群落结构中的分层
现象,在种间关系中它们竞争较弱,能有效利用各种资源.
(2)鳙鱼最可能处在食物链中的第3营养级,理论上它们若增重1kg,至少需要消耗浮游植物25 kg.当看到上层浮游植物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下沉至中层另觅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3)“四大家鱼”和该水域中的其他生物不能(填“能”或“不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喂养,该水域中底泥会很肥,底泥中的能量不能(填“能”或“不能”)重新被生产者如水草等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I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
(1)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或ADH),继而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2)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氧化分解(或氧化分解供能),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呼吸系统被排出体外.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增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快速补充.
II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
(1)图示反射弧中,a是传入神经.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大脑皮层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3)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偏高(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群落的)演替(或初生演替).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A和B(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20%.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遗传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并遗传给后代
B.女性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父亲,再传给儿子,这种特点叫交叉遗传
C.若用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则离心管中沉淀物的放射性高
D.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实验小组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果统计如表.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
表 不同温度条件下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
单位:×106个/mL
 温度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0h24h 48h 72 h96 h120 h144 h 168h
 15℃0.8  3.03.8 4.6 4.0 3.2 2.8 2.5 
 20℃ 0.8 5.0 5.3 4.2 2.1 1.2 0.8 0.6
 25℃ 0.8 5.2 5.6 4.6 2.0 1.0 0.6 0.2
 30℃ 0.8 4.9 5.5 4.8 2.2 1.3 0.7 0.5
 35℃ 0.8 1.5 1.8 2.0 2.2 1.3 0.8 0.6
A.本实验中存在对照
B.在15~35℃温度区域内,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均先升后降
C.在25℃培养条件下,种群数量出现了“S”型增长趋势
D.在25℃的培养条件下种群能达到的K值最大,为5.6×106个/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图中①②③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突触传递的方向与突触小泡和受体相关
B.过程②中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ATP供能
C.过程③实现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D.若突触后膜为肌膜,则肌膜的动作电位要传到肌纤维内部,肌肉才会收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