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在缺氧条件下,人体既可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呼吸频率来适应,又可通过增加红细胞的数量来适应。红细胞数量增加与细胞内缺氧诱导因子(HIF)介导的系列反应有关,机理如下图所示。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发现这一机制的三位科学家。请回答问题:

1)呼吸频率加快加深后,吸入更多的氧气。氧气进入人体细胞参与有氧呼吸的反应场所是______,该细胞器内膜折叠成嵴,有利于______。人体在缺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有______

2)如图所示,常氧条件下,经过______的催化,HIF-1α蛋白发生羟基化,使得VHL蛋白能够与之识别并结合,从而导致HIF-1α蛋白降解。

3)由图可知,缺氧条件下,HIF-1α蛋白通过______进入细胞核内,与ARNT结合形成缺氧诱导因子(HIF)。HIF结合到特定的DNA序列上,促进EPO(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从而促进红细胞数量的增加,携带氧气能力增强。另外,HIF还可促进其他有关基因的表达,使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某些酶的含量增加、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增加,请分析这些变化的适应意义:______

4)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因EPO产生不足而出现严重贫血,研究人员正在探索一种PHD抑制剂对贫血患者的治疗作用。请结合图中信息,分析PHD抑制剂治疗贫血的作用机理______。此外,在肿瘤微环境中通常缺氧,上述机制______(填有利于不利于)癌细胞大量增殖。研究人员正努力开发新的药物,用以激活或阻断氧感应机制,改善人类的健康。

【答案】线粒体 扩大膜面积(酶的附着) 乳酸、CO2和水 脯氨酰羟化酶(PHD 核孔 增加糖酵解的酶有利于细胞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为细胞供能;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加有利于细胞摄入葡萄糖,为细胞呼吸提供能源物质 通过抑制PHD活性抑制HIF-1α的降解,细胞内较高水平的HIF-1α促进EPO的产生 有利于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常氧条件下,HIF-1α蛋白不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而是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被降解了;缺氧条件下,HIF-1α蛋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与ARNT结合,进而影响基因(DNA)的表达情况。

(1)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加了膜面积,有利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进行;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有氧呼吸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2)据图分析可知,常氧条件下,HIF-1α蛋白经过脯氨酰羟化酶的催化发生了羟基化。

(3)据图分析可知,HIF-1α蛋白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的;根据题意分析,HIF-1α蛋白与ARNT结合形成缺氧诱导因子(HIF),HIF结合到特定的DNA序列上,促进EPO(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从而促进红细胞数量的增加,携带氧气能力增强。另外,HIF还可促进其他有关基因的表达,使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某些酶的含量增加、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增加,这些变化的适应意义在于增加糖酵解的酶有利于细胞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为细胞供能;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加有利于细胞摄入葡萄糖,为细胞呼吸提供能源物质。

(4)根据题意分析,PHD抑制剂治疗贫血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PHD活性抑制HIF-1α的降解,细胞内较高水平的HIF-1α促进EPO的产生。此外,在肿瘤微环境中通常缺氧,上述机制有利于癌细胞大量增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当植物体周围土壤的水肥分布不均匀时,根系总会向水肥多的方向生长,这能说明生物体具有(

A.遗传性B.变异性C.应激性D.生殖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微生物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无处不在,生物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制果酒时,应用的菌种为_____________,制果醋时应用的菌种为_____________,二者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后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酒时,应先冲洗葡萄,后去枝梗,冲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出的葡萄酒呈深红色,这种有色物质来源于_______________

(4)果酒制作是否成功,需发酵后用_____________来鉴定,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色。

(5)如果用葡萄酒来制葡萄醋,请写出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上的反应存在将氨基酸合成多肽的酶

B. ②是高尔基体膜

C. ③是线粒体内膜

D. ④是类囊体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为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示意图。在不提供能量的实验条件下,科学家比较了生物膜和人工膜(仅由磷脂构成)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2所示。请回答问题:

1)图1中结构甲是______。除载体蛋白外,转运方式③的另一条件是需要[] ______

2)据图2可知生物膜和人工膜对______(填图2中物质名称)的通透性相同,这些物质跨膜转运方式为______

3)图2中,通过______膜的转运速率存在明显差异,说明______

4)据图2分析,H2O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包括图1中的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毛茛是一种水生植物,它的叶生长在水中呈丝状,长在水面上呈扁片状,水毛茛叶的这种性状变异说明(
A.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
B.环境因素引起基因重组
C.环境因素引起染色体变异
D.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NaK泵是一种特殊的载体蛋白,该载体既可催化ATP水解和合成,又能促进NaK的转运。每消耗1分子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K泵入细胞内,(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K出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

B.这一过程可能会造成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

C.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NaK泵是一个可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离子的载体蛋白,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基本骨架的是_________ ,由于_____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此实验结果直接证明了细胞膜中的_____,由此能较好地解释细胞膜结构上的_____性。

(3)通过其他方法,测得多种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如表:

膜的类别

蛋白质%

脂质(主要是磷脂)%

糖类%

变形虫细胞膜

54

42

4

小鼠肝细胞膜

44

52

4

人红细胞膜

49

43

8

依据表数据,分析构成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在化学组成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

(4)科学家将膜结构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来,铺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_______________

(5)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厚度变小,而膜的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对上述实验现象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

(6)科学上鉴别活细胞和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死细胞会被染色的原因是细胞死亡后,细胞膜失去了___________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红色月季花瓣制成两组相同的临时装片,分别浸润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在2 min后开始进入细胞

B.甲溶液中细胞体积与液泡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26 min乙溶液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

D.乙溶液的浓度大于甲溶液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