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以甲型H1N1病毒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选择B淋巴细胞的原因是它能分泌多种特异性抗体
B.将纯化的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淸抗体为单克降抗体
C.将等量B淋巴细胞和骨髄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甲型病毒衣壳蛋由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珍断出病毒感染者

分析 单克隆抗体:
(1)单克隆抗体: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解答 解:A、一种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A错误;
B、单克隆抗体是指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因此,将纯化的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淸抗体不是由单个B淋巴细胞产生的,不能称为单克降抗体,B错误;
C、将等量B淋巴细胞和骨髄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不都是杂交瘤细胞,也有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等,C错误;
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甲型病毒衣壳蛋由特异性结合的方法(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可珍断出病毒感染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要求考生识记单克隆抗体的含义,掌握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过程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表为二倍体豌豆种群的5对相对性状及基因的控制情况.请回答:
性状等位基因显性隐性
种子的形状A-a圆粒皱粒
茎的髙度B-b高茎矮茎
子叶的颜色C-c黄色绿色
种皮的颜色D-d灰色白色
豆荚的形状E-e饱满不饱满
豆荚的颜色(未成熟)F-f绿色黄色
花的位置G-g腋生顶生
(1)理论上,这5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最多有35种.
(2)将圆粒、花腋生、白种皮的豌豆与皱粒、花顶生、灰种皮的豌豆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圆粒、花腋生、灰种皮的豌豆占$\frac{27}{64}$,则F2中杂合子的比例为$\frac{7}{8}$,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AAGGdd和aaddGG.
(3)取纯合饱满绿色和不饱满黄色的豌豆杂交获得的子代,让其自交,发现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6:1.某同学推测可能是只具有一种显性性状的植株表现型相同造成的.请用测交的遗传图解验证该推测并加以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为哺乳动物生殖过程及相关细胞工程的示意图,其中a为精子,b为卵细胞,
(1)方法一为受精作用,首先精子a要获能;卵细胞b则要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或MII中期)(时期),两者才能结合.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分别是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
(2)方法二从A品种牛体内取出细胞c,进行体外培养,一般选传代10代以内的培养细胞取出细胞核注入B品种牛的去核卵母细胞b,经过刺激和培养后,可形成重组胚胎,该胚胎最终发育为克隆牛.该过程体现了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3)方法三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细胞c为小鼠B细胞,那么,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需被注射特定的  
抗原.细胞d是骨髓瘤细胞,与正常体细胞相比,其能在体外大量增殖.由细胞c、d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丙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后,还需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最终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研究DNA的基因样本前,采集来的血样需要蛋白水解酶处理,然后用有机溶剂除去蛋白质.用蛋白水解酶处理血样的目的是(  )
A.除去血浆中的蛋白质
B.除去染色体上的蛋白质
C.除去血细胞表面的蛋白质
D.除去血细胞中的所有蛋白质,使DNA释放,便于进一步提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红色、白色和紫色三种,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某紫花植株自交,后代植株中出现三种花色,且紫花:红花:白花=9:3:4.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题述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题述后代紫花、红花和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有4种、2种3种
C.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杂交后代不可能全为紫花植株
D.红花植株或白花植株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紫花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长泰第二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变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是自变量

B.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正方体琼脂块的体积大小是无关变量

C.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原生质层位置的变化是无关变量

D.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插条生根数是因变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某实验室做的通过动物纤维母细胞等获得单抗的实验研究.据图回答.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2)X、Y、Z细胞的名称分别是骨髓瘤细胞、抗原刺激过的效应B细胞、杂交瘤细胞.
(3)①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脱分化过程.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高.②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③过程中需用到的生物诱导剂是灭活的病毒.
(5)获得符合要求的Z细胞后可以在体外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中培养,也可注射到小鼠的腹腔中扩大培养,后者相对于前者的优点是避免了配制培养基的麻烦,而且受外界环境因(如温度等)素影响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只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是(  )
A.酵母菌B.乳酸菌C.破伤风杆菌D.硝化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活的生物体内一定都能合成酶

B.酶经合成后一定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

C.所有的酶一定都在核糖体内合成

D.催化反应时酶的形状一定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