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酶是生物催化剂,能促使底物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
B.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C.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一般不适合该酶的保存
D.低温时酶活性降低是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的结果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不同的酶的最适温度可能是一样的,A正确;
B、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例如呼吸酶,B正确;
C、低温条件下酶比较稳定,低温有利于酶的保存,C正确;
D、低温时酶活性降低,但是酶的空间结构没有被破坏,温度恢复酶活性可以恢复,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酶知识要点的理解,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液调节即激素调节
B.跳水运动员一刹那做出精美复杂的动作主要是由于神经调节的结果
C.体液调节较缓慢,作用的范围广,但作用时间短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为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某小组同学取大小,厚度相同的马铃薯块茎圆片若干,随机平均分为三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材料
 1组 2组 3组
 1mol/L的HCl溶液 浸泡5min--
 1mol/L的NaOH溶液- ①-
 蒸馏水-- 浸泡5min
 取出后,用吸水纸吸去马铃薯块茎圆片上多余的液体 
 滴加3%的过氧化氢溶液 5滴 5滴 5滴
 实验现象 1,2组马铃薯茎圆片上均无气泡产生 ②
(注:“-”表示不做处理)
请分析作答:
(1)表格中的①是浸泡5min;②是有大量气泡产生;
(2)1,2组马铃薯块茎圆片均无气泡产生,是因为强酸、强碱使酶失活;
(3)放置几分钟后,改组同学发现3组马铃薯块茎圆片上基本无气泡继续产生,1,2组马铃薯块茎圆片上竟然有少量气泡产生,请分析:3组基本无气泡继续产生的原因是H2O2耗尽,1,2组有少量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H2O2自然分解(写出一点即可);
(4)能否使用过氧化氢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填“能”或“不能”),原因是因为高温下H2O2易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图甲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图乙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在高浓度的K+浓度的溶液中,甲图的c点将上升
B.图甲b、d两点膜内Na+浓度相等
C.图乙轴突膜内侧局部电流方向是从左往右
D.图乙处于③~⑤之间的轴突膜上的K+通道开放,K+外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艾滋病是一种削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疾病,它是由感染HIV所引起的.下列关于HIV的叙述,错误的(  )
A.HIV是逆转录病毒,逆转录形成互补的DNA,并可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
B.HIV的外层脂类膜来自宿主细胞
C.HIV主要攻击B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
D.HIV不会通过一般的身体接触或空气途径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真核细胞合成某种分泌蛋白,先合成一段长度为30个氨基酸的疏水性“信号肽”,它能被内质网上的受体识别,通过内质网膜进入囊腔中,核糖体借助于“信号肽”而附着于内质网膜,接着合成的多肽链其余部分,也进入内质网腔(图甲).在囊腔中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包括信号肽被切去)和高尔基体再加工,最后通过细胞膜的胞吐分泌.乙图为甲图中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图甲中一个mRNA分子上有若干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工作,它们在mRNA上移动的方向是5'→3'(5′→3′还是3′→5′),最后形成的肽相同(相同、不同).
(2)图乙表示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该过程由核糖体认读mRNA上决定氨基酸种类的遗传密码,涉及的RNA除mRNA外,还有tRNA和rRNA.它们是基因转录的产物.图中甘氨酸的密码子是GGU.
(3)若该分泌蛋白是抗体,则是由浆细胞合成、分泌,该细胞可由B细胞和记忆B细胞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以下各项中,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右图走势相符的是(  )   
A.前者是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的体积,后者是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B.前者是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后者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
C.前者是物质运输效率,后者是该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D.前者是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后者是血浆中钠离子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图表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据图判断细胞①、②和物质A、B的关系可能是(  )
细胞①细胞②物质A物质B
A下丘脑细胞垂体细胞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B致敏T细胞病原体抗体抗原
C传入神经元下丘脑细胞神经递质受体
D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天津新华中学高二下学业水平2模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个杂交组合其后代表现型有四种,其比例为3:3:1:1,这种杂交组合为

A. Eeff×eeff B. EeFf × eeFf C. Eeff×EeFf D. EEFf×EeFf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