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下图所示。

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0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为60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融合所需的B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000以上,则小鼠最少需要经过 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求的。达到要求的X、Y、Z这3只免疫小鼠中,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的是 小鼠,理由是

(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廇细胞外,可能还有 ,体系中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

(3)杂交瘤细胞中有 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最多是 条。

(4)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经过多次传代培养后都不能存活,原因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HIV SARS病毒B.毛霉 硝化细菌C.酵母菌 乳酸菌D.大肠杆菌 蓝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质网向内与细胞核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
B.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在高尔基体上合成并加工成熟的
C.叶绿体内膜上分布着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色素
D.线粒体中的蛋白质全部由线粒体内的DNA控制合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大联考高三第八次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技术及方法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采用抽样检测法

B.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宜采用标志重捕法

C.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染液

D.“脂肪的鉴定”实验中,用50%的盐酸是为了洗去浮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大联考高三第八次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切开的苹果不马上食用,果肉很快变成棕褐色,这是因为细胞被破坏后,其中的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接触,使其被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完整的苹果中不会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

A.酚氧化酶只能在细胞外催化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

B.小分子的酚类物质可自由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生物膜

C.细胞有生物膜系统存在,使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不接触

D.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结构协调统一完成生理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江门市高三9月月考试卷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下图示部分细胞结构及细胞内外的多种蛋白质,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真核细胞,理由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甲蛋白能与细菌、病毒结合,使细菌、病毒失去毒性,甲蛋白是________,是浆细胞产生的。

(3)乙蛋白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其方式可能是_________,若该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其积累碘时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产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直接能源物质供能时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省枣阳市高三8月第一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在20世纪初,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下图,其中①——⑤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过程②的技术是________。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为__________。

(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其中过程④相当于____________过程,⑤涉及的分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

(3)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__________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为“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几倍体植株?__________。

(4)如果形成c细胞的a、b细胞都是番茄细胞,那么更简单的得到番茄植株f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

(5)若a、b依次为小鼠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那么该方案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省枣阳市高三8月第一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是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②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DNA解旋发生在

A.复制中 B.转录中

C.翻译中 D.复制与转录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