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胚胎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B.胚胎发育过程包括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C.受精卵通过卵裂发育成桑椹胚 D.原肠胚细胞开始出现分化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新乡高一下期末理综生物试卷(1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①②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 。
(2)③过程发生的变化一般发生于细胞分裂的________期。
(3)该图反映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
一是 ,
二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濮阳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对螳螂、蝉和黄雀三种生物所处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链的起点应该是该食物网中所有的生产者
B.黄雀捕食螳螂时,只能同化螳螂具有能量的一部分
C.该食物链中个体具有的能量随营养级增大而减少
D.该食物链中,碳元素以CO2和有机物的形式单向流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濮阳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碳原子转移的大致路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过程①释放的所有能量都会储存在ATP中
C.若图中②过程产生[H],则该过程属于有氧呼吸
D.在整个细胞呼吸过程中,过程②释放的能量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宜春奉新县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在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中,蝗虫种群首先迁入且迅速增长,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其它动物先后迁入。下图甲表示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乙表示几种生物形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其他种群迁入后,改变了生态系统的 结构,抵抗力稳定性 。
(2)蝗虫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间段是 。3个月后,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显著减小,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
(3)第7个月后蝗虫种群数量骤减,短时间内猫头鹰种群的数量变化为 。
(4)若鸟类从草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20%,则鸟类增加10 kg,至少需要草 kg。
(5)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地区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由于该动物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往往导致调查结果 (偏高或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宜春奉新县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决定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B.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小于它的间接价值
C.为了保护行将灭绝的动物,最好为其建立自然保护区
D.蜜蜂通过“跳舞”告诉同伴蜜源属于行为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宜春奉新县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伸长,两者促进植物生长及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请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是植物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图中赤霉素对①过程起促进作用,对②过程也应该是促进作用
C.赤霉素促进茎秆伸长是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而实现
D.赤霉素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不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乐安县第一中学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 。
(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自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 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 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 ,则该推测成立。
(4)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鳟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其基因型是 。由于三倍体鳟鱼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下图所示在不同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据图叙述错误的是
A.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B.影响BC段反应速度的主要限制因子可能是酶量
C.温度导致了曲线I和II的反应速度不同
D.曲线I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