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动物多为二倍体,缺失一条染色体是单体(2n-1).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可以用来进行遗传学研究.
 无眼野生型
F1085
F279245
(1)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该果蝇的性别是雄性,对其进行基因组测序时,需测定的染色体是aa'bcd(填图中字母).从可遗传变异来源看,单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2)果蝇群体中存在无眼个体,无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无眼果蝇个体与纯合野生型个体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上表所示:据表判断,显性性状为野生型,理由是:F1全为野生型.
(3)根据(2)中判断结果,请利用正常无眼果蝇,探究无眼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按要求完成以下实验没计:
实验步骤:
①让正常无眼果蝇个体与野生型(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获得子代;
②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中出现野生型果蝇和无眼果蝇且比例为1:1,则说明无眼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全为野生型果蝇,则说明无眼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

分析 动物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做单体,因此从要遗传变异的角度看,属染色体变异或染色体数目变异.
无眼果蝇与野生型纯合个体交配得F1,F1无眼0,野生型为85,可推知无眼基因为隐性基因,显性性状为野生型.设无眼基因为a,若野生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则单体基因型为a0,杂交过程为aa×A0(Aa:a0=1:1),若无眼基因不位于Ⅳ号染色体,其无眼果蝇基因型为aa,杂交过程为aa×AA→Aa,全是野生型.

解答 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性染色体大小不同,为XY染色体,所以该果蝇的性别是雄性.对其进行基因组测序时,要测定3+XY共5条即aa'bcd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为单体,所以从变异类型来看,单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2)从表格中可看出,显性性状为野生型,因为子一代全为野生型且子二代中野生型:无眼=3:1.
(3)因为无眼果蝇产生配子的染色体组成4条,而纯合Ⅳ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为4条或3条,所以让正常无眼果蝇个体与野生型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假如无眼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后代野生型和无眼果蝇的比例为1:1;若不在4号染色体,野生型为AA,无眼为为aa,进行交配,后代基因型为Aa,全是野生型.
故答案为:
(1)雄性    aa'bcd     染色体数目变异
(2)野生型    F1全为野生型(或F2中野生型:无眼=3:1)
(3)实验步骤:①正常无眼果蝇个体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子代中出现野生型果蝇和无眼果蝇且比例为1:1
②子代全为野生型果蝇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染色体变异、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探究实验的相关知识及实验分析与设计的能力,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石家庄一中高一下第一次学情反馈生物卷B(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现象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分生区的细胞既小且方

B.根尖的整体呈乳白色,尖端(根冠)略显淡黄

C.处于分裂前期的细胞均无核仁

D.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细胞移至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仅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
①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全为红眼.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将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代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的比例为$\frac{5}{6}$.
②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与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不在性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t基因纯合的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无粉红眼出现.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ttAAXbY.F2代中雌雄个体数比例为3:5.
③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共有的特异序列作探针,与②中F2代雄果蝇的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B、b基因杂交,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可确定细胞中X染色体的数目,从而判断该果蝇是否可育.在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2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可育;若观察到4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不可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最能体现细胞膜结构特点的是(  )
A.选择透过性B.保护作用C.内吞和胞吐D.主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若某病是由位于同源区段Ⅱ上的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则该病的遗传情况可能与性别有关
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
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与性别决定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界雌雄数量1:1是因为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B.玉米的雌花和雄花中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D.鸟类、两栖类的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都是由两条同型的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请判断: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Ⅲ-2的基因型是AaXbY.
(3)若Ⅲ-1与Ⅲ-4结婚,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frac{1}{12}$,正常的概率是$\frac{7}{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变异
C.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
D.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
B.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都游离于细胞质中发挥作用
C.溶酶体既能消化从外界吞入的颗粒,又能消化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
D.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