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24条染色体那么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 )
A.48条 | B.36条 | C.24条 | D.12条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a、b、c分别进行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 |
B.OP的核DNA含量比MN增加1倍,原因是NO发生了受精作用 |
C.JK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与分开 |
D.CD与OP的染色体数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长度为1000个碱基对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其中含腺嘌呤 300个。该DNA分子复制时,1链首先被断开形成3'、5'端口,接着5'端与2链发生分离,随后DNA分子以2链为模板,通过滚动从1链的3'端开始延伸子链,同时还以分离出来的5'端单链为模板合成另一条子链,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1链中的碱基数目多于2链 |
B.该过程是从两个起点同时进行的 |
C.复制过程中2条链分别作模板,边解旋边复制 |
D.若该DNA连续复制3次,则第三次共需鸟嘌呤4900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小麦是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纹枯病是小麦的三大病害之首,一种野生山羊草具有纹枯病的抗性基因。现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山羊草原生质体,破坏其所有的细胞核,且使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小麦原生质体触合,以获得抗纹枯病的杂种植株。流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过程利用了酶的专一性原理,获取的原生质体应培养在0.9%的生理盐水中 |
B.②过程利用了膜的流动性原理,同时含有叶绿体和细胞核是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
C.③过程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原理,该过程中需用不同激素不同浓度的培养基培养 |
D.④过程利用了生物大分子杂交原理进行筛选,最后还需用纹枯病菌感染进行鉴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联会时期,有四分体4个 |
B.此细胞中含有8个染色体 |
C.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组合为12.34或13.24 |
D.此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单体8个,DNA分子8个,染色体4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60年代,有人用实验手段破坏蛙卵的细胞核,再把蛙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植入这个卵细胞中,结果这个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形成一只蝌蚪。这一系列变化指的是( )
A.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 |
B.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 |
C.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的不同和细胞生长 |
D.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近年来基因工程的发展非常迅猛,科学家可以用DNA探针和外源基因导入的方法进行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用DNA探针检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
B.用DNA探针检测病毒性肝炎 |
C.用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治疗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
D.用基因替换的方法治疗21三体综合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英国科学家首次用羊的体细胞(乳腺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一只小母羊,取名为“多利”,这一方法称之为克隆,以下四项中与此方法在本质上最相近的是
A.将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后,分别植入两只母兔的子宫内,并最终发育成两只一样的兔 |
B.将人的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烟草的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烟草新品种 |
C.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
D.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等受精卵在试管内发育到囊胚期时,再植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试管婴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植物处于25 ℃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
B.c点为该植物的光饱和点 |
C.d点的呼吸速率大于b点 |
D.b点时该植物的O2产生量为N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