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种群密度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调查种群密度时,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以下是不同小组所做的调查,请回答问题:
年份
种名
20012002200320042005
A10.09.286.85.5
B3.02.11.10.30.1
C0.30.61.11.52.3
D3.02.00.400
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
(1)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随机取样.
(2)图1是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20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增长率为0.
(3)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调查中,调查范围为2km2,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0只,第二次捕获45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该鼠的种群密度约为45只/km2,若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部分田鼠身上的标志物脱落,使结果会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该方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
(4)如图2为调查小组调查的某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问题:人们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后,应使种群数量维持在b点,若该动物是一类食量很大的啮齿类动物,容易破坏植被,为避免对新环境造成破坏,应在a点开始防治.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b.

分析 1、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2、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3、根据曲线1可知,1-10年,1<λ<2,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10-20年间0<λ<1,种群数量减少;20年以后λ=1,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根据曲线2可知,Ⅰ表示“J”型曲线,Ⅱ表示“S”型曲线.

解答 解:(1)植物种群密度调查常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调查时还要注意做到随机取样.
(2)由曲线可知数据最少的应是第20年,因为λ值小于1,在此之前的基数一直在下降,到20后λ为1,种群数量保持不变,故应是20年最低,20到30年间增长率为0.
(3)根据题干分析,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采用的是标记重捕法;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30=45:15,N=90只.调查范围为2km2,该鼠的种群密度约为45只/km2.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标志个体数,标志物部分脱落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少,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大.
(4)由于b点时种群数量为$\frac{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所以人们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后,应使种群数量维持在b点.由于该动物是一类食量很大的啮齿类动物,易破坏植被,所以需要维持其种群数量在较低的水平,可在a点进行防治.
故答案为:
(1)样方法 随机取样
(2)20   0
(3)45    偏大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
(4)b  a     b

点评 本题考查标记重捕法、样方法、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掌握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条件,属于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回答下列有关人类遗传与变异的问题.
摄入人体的酒精在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的作用下分解代谢(如图所示).控制ALDH合成的基因(用B或b表示)控制一条肽链合成,ALDH由4条相同肽链构成.缺乏ALDH的个体由于无法代谢乙醛,喝酒后表现为“红脸”.
(1)当ALDH基因发生突变时,肽链的第487位谷氨酸被赖氨酸取代,该突变类型属于B.
A.碱基对缺失        B.碱基对替换          C.碱基对增添        D.碱基对重复
(2)ALDH基因突变后的杂合子酒后表现为红脸,则酒后表现白脸的个体的基因型是bb.
(3)某家庭父母饮酒后脸色表现与儿子不同,请画出一家三口的遗传系谱图(注意用不同方式标注“红脸”和“白脸”),标注出父母的基因型.

(4)组成ALDH的4条肽链中任意一条由突变基因指导合成,都会造成该酶失去活性.在ALDH基因的杂合体内,理论上细胞合成有活性的ALDH的概率为$\frac{1}{16}$.
      为了定位控制ADH和ALDH合成的基因位于哪条染色体上,将没有上述2种基因但能将乙醇转化为乙醛、不能将乙醛转化为乙酸的鼠细胞与不同类型的人细胞融合为杂交细胞a、b、c三种.表1显示每种杂交细胞中含有的除鼠染色体之外的人染色体的存在情况,表2是研究者检测到的杂交细胞中ADH 的存在情况和加入乙醇后乙酸的存在情况(“+”表示存在、“-”表示不存在)
表1.
  1号 4号 6号 12号
 a++-+
 b+-++
 c+++-
表2
  ADH 乙酸
 a++
 b-+
 c+-
(5)由此推测,控制ALDH合成的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上,控制ADH合成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依次是(  )
A.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阿尔泰鹅冠草是新疆草原上的一种优质牧草.图甲表示阿尔泰鹅冠草在强光照及叶肉细胞内$\frac{{O}_{2}}{C{O}_{2}}$值增大时,叶肉细胞吸收O2并释放CO2,此过程称为“光呼吸”,用以区别发生在线粒体中的呼吸作用(暗呼吸).图乙是阿尔泰鹅冠草种群能量流动过程的框图模型.请据图分析回答:

(1)暗反应进行的场所叶绿体基质.
(2)研究表明,光呼吸使光合效率降低了30%,分析C5-C3的途径,理论上可通过提髙CO2浓度或降低O2浓度从而提高光合效率.
(3)当光反应转换的能量超过暗反应需要时会伤害细胞,但光呼吸会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原因是光呼吸可以消耗过剩的能量.
(4)调査阿尔泰鹅冠草种群密度的关键是随机取样,阿尔泰鹅冠草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66.69kcal/m2•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社区的一个大池塘内放养着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池塘中长有藻类、芦苇、水毛茛等植物.该社区的生活污水会流入该池塘.
(1)该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池塘中各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及生活污水中的能量.
(2)生活污水大量流入池塘被分解后池塘N、P含量过高,到春季由于温度变得适宜,使各种浮游藻类的数量以S型增长而形成水华.随着水华形成,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其原因是缺少光照和氧气.
(3)池塘的水华可应用生物浮床技术解决,生物浮床工艺的适用使该池塘植物的空间结构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复杂化.浮床上的挺水植物和浮游藻类之间存在对阳光和水体中N、P 的竞争,从而抑制了水华的发生.
(4)生物浮床技术应用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定期回收浮床并更新水生植物,其主要目的是定期除去水体中富集的N、P等元素,促进物质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图中发生的光合作用,在A中吸收红光的色素有叶绿素,A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光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2)B中进行暗反应阶段,需要A中为它提供ATP和[H]物质.
(3)若光照强度突然增大,C3和C5化合物的变化C3减少,C5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麦芽糖酶能够催化麦芽糖水解.下表是在最适温度下研究麦芽糖酶和麦芽糖浓度对水解反应速率影响的系列实验结果.
实验组实验一实验二
编号12345678910
麦芽糖酶浓度0%1%2%4%5%2%2%2%2%2%
麦芽糖浓度10%10%10%10%10%0%5%10%20%30%
相对反应速率02550100200025506565
下列有关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一中,酶浓度低于5%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麦芽糖浓度
B.实验二中,麦芽糖浓度高于20%后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酶浓度
C.如果系列实验条件温度升高5℃,相对反应速率不会降低
D.两组实验的自变量不同,无关变量和因变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图①是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接着进行图②、③、④所示的实验,则图②、③、④中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依次是(  )
A.向B侧弯曲   向A侧弯曲   向A侧弯曲
B.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C.向A侧弯曲   直立生长     向A侧弯曲
D.向B侧弯曲  直立生长    向B侧弯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甲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染色体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Ⅰ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图乙的两个家系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甲图中的Ⅱ-2片段.若在X染色体的Ⅰ片段上有一基因“E”,则在Y染色体的Ⅰ片段的同一位点可以找到基因E或e.
(2)乙图中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3)控制甲、乙两种病的基因在遗传时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4)Ⅱ5与Ⅱ6结婚,生出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孩子的概率为$\frac{1}{36}$.
(5)如果Ⅱ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没有h基因的概率为$\frac{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