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①⑥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A.要将图甲转化成图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⑤③②
B.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乙图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的结构
C.转换高倍物镜观察时,为避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先升镜筒的做法是错误的
D.若该细胞无色透明,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可将通光孔调小,调暗视野
【答案】C
【解析】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低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移动装片,使物象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A、由题图可知,甲→乙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观察,按照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⑤移动装片→④转动转换器→③调节光圈→②转动细准焦螺旋,A错误;
B、核糖体属于亚显微结构,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B错误;
C、转换高倍物镜观察时,为避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先升镜筒的做法是错误的,C正确;
D、若该细胞无色透明,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可将光圈调小,调暗视野,通光孔的大小不能调节,D错误。
故选:C。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细胞中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可能是叶绿素,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该物质
B.b可能是血红蛋白,其参与血液中氧气的运输
C.c可能是磷脂,其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D.图中所示的元素有的为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A、a和B、b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号和2号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它染色体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和a、B和b的遗传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 A、a和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其他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基因重组
D. A和a基因的根本区别是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的种类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免疫调节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之一,①一⑩表示相关过程,A—E表示细胞,甲、乙、丙表示相关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物质甲是________,物质乙是___________。分析图示可知,第二次注射甲时,产生的浆细胞来源于_________(填字母),且产生的抗体数量_________。
(2)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免疫细胞是上图中___________(填字母)。在图中众多类型的免疫细胞中,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是___________(填字母)。
(3)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艾滋病是一种__________病。HIV主要攻击图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
(4)正常人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损伤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能够被及时的淸理,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④⑤共同构成突触
B.由于③只能由②释放作用于④,所以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C.③作用于④,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D.①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就39肽与得到的4条多肽比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过程减少8个肽键
B.这些肽链比三十九肽增加了3个氨基和3个羧基
C.碳原子减少12个
D.氧原子数目减少1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D为激素):
(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激素A___(填名称)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其作用是____,这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__;并且骨骼肌产生不自主战栗,写出引起骨骼肌战栗的神经传导途径:______________。
(2)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丁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分泌_____(填激素名称)增多;同时激素D也会增多。上述过程从反射类型看属于_________。
(3)下丘脑除了参与图中的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_____(填激素名称),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盐的平衡。
(4)如果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枝条生根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 若该实验为预实验,要确定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要在8ppm和16ppm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
C. 生长素通过促进根细胞分裂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 该图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一枝伊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LED灯作为光源,移动LED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 、
和
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单位时间内不同距离下枝条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B. 点和
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
C. 点条件下伊乐藻能进行光合作用
D.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 点向右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