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如图所示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
B.③同时具有脾脏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
C.②中使用活性较强的病毒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
D.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T淋巴细胞

分析 分析图示,表示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其中①表示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②表示细胞融合,③表示重组细胞,④表示筛选过程.
给小鼠注射抗原后,以获得浆细胞;在动物细胞融合时通常有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在动物细胞融合时,有同种细胞融合和异种细胞融合,而只有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的杂交细胞才具有二者的特性;在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液体培养基.

解答 解:A、④过程表示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骨髓瘤细胞,A正确;
B、③杂交瘤细胞同时具有效应B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B错误;
C、②动物细胞融合中使用灭活的病毒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C错误;
D、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B细胞,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以图形为载体,着重考查了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意在考查考查了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单克隆抗体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杭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B.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D.醛固酮能够促进肾脏对K+的重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如图为动物体内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结合图示分析下列相关论述正确的是(  )
A.促胰液素经导管传送至胰腺,并促使其分泌胰液
B.图中的神经中枢应该位于脊髓,且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胰腺细胞
C.由图可知,该反射活动需要盐酸的刺激才能产生,因此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D.由图可知,胰液分泌的过程受神经调节或体液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不考虑交叉互换),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果蝇的体细胞内有4对同源染色体
B.若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cXD,则同时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ACXD、aCXd、acXd
C.图示果蝇的性别是雌性
D.基因型BbXDXd的个体可产生4种配子,比例为1: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能在蓝光或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荧光,这样借助GFP发出的荧光就可以跟踪蛋白质在细胞内部的移动情况,帮助推断蛋白质的功能.如图为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克隆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通过过程①②形成重组质粒,需要限制酶切取目的基因、切割质粒.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
-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在质粒上有酶Ⅰ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Ⅱ的切点.
①请画出质粒被限制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②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连接起来可以,理由是:因为形成的黏性末端是相同的(或是可以互补的).
(2)过程③将重组质粒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时,采用的方法显微注射法.
(3)GFP基因可以作为基因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其作用是用于重组DNA的检测和鉴定(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如果将切取的GFP基因与抑制小猪抗原表达的基因一起构建到载体上,获得的转基因克隆猪,可以解决的医学难题是避免器官移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4)目前科学家们通过蛋白质工程制造出了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等,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制造出蓝色荧光蛋白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③④(用数字表示).
①推测蓝色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基因的核苷酸
②蓝色荧光蛋白的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序列
③蓝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修饰(合成)
④表达出蓝色荧光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某蛋白质分子由一条含176个氨基酸的直链肽链构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参与合成该多肽的细胞器应该有4种
B.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应该有20种
C.合成该多肽链时脱去的水分子应该有175个
D.该多肽的模板mRNA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最多可有6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A是某生物细胞内的DNA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相邻两虚线之间的时间对应一个时期),图B表示在上述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个时期染色体变化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从f开始到k结束(用图中字母表示).
(2)细胞核内DNA含量加倍发生在ab或fg段(用图中字母表示),纺锤体出现是在bc或gh段(用图中字母表示).
(3)图B表示的细胞处于中期.
(4)图B中有4条染色体,该图所示时期的下一个时期细胞中有8个DNA分子,该图所示时期的上一个时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
(2)酵母菌与醋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后者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3)装置中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
(4)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
(5)排气口在酒精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CO2
(6)若在果汁中就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原因不能.因为酒精发酵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且醋酸菌发酵条件是氧气充足.
(7)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在18~25℃.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在30~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Ⅰ.科学家从某热泉生活的原核生物中分离出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G,通过实验操作将G转移到马铃薯中.经检测,Amy存在于成熟块茎细胞的细胞间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科研过程中用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是基因工程技术,G叫目的基因,它与运载体结合前还必须经过的处理步骤是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
(2)Amy在成熟块茎细胞间隙中被发现,说明细菌的基因G已整合到图1中的[⑤]细胞核(染色体)或[⑧]线粒体结构中.
(3)在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指导合成Amy的过程分为转录和翻译两大步骤,Amy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定位在细胞间隙中,直接参与该过程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其分泌是以外排(胞吐)的形式进行的.
(4)Amy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各组成单位间靠肽键相连.
Ⅱ.经研究发现在耐高温的淀粉酶(Amy)基因G所在的DNA分子上存在多个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如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
(1)请在图2中画出该DNA分子被限制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2)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上述限制酶Ⅰ和限制酶Ⅱ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连接起来?为什么?能,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碱基可以互补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