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请根据以下有关概念的相互关系图1作答:

(1)图1中数字所表示的物质和所代表的过程分别是:
①基因;②蛋白质;③mRNA(或RNA);④酶 (或酶、激素).
a表示复制过程;b表示翻译过程.
(2)若将从A细胞中提取的核酸,通过某种方法,转移到另一种细胞B中,当转入DNA时,其遗传信息在B细胞中得到表达并能复制传给下一代;当转入RNA时,在B细胞中虽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但性状不会遗传.
(3)已知某基因片段碱基排列如图2.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中含有“-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的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的是GAA、GAG;赖氨酸的是AAA、AAG;甘氨酸的是GGU、GGC、GGA、GGG.)
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②链转录的(以图中的甲或乙表示).此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是:-CCUGAAGAGAAG-.

分析 1、基因通过中心法则控制性状,包括两种方式: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例如: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血红蛋白基因突变→血红蛋白结构异常→红细胞呈镰刀状蔗糖多→水分保留少.b.囊性纤维病:CFTR基因缺失3个碱基→CFTR蛋白结构异常→功能异常.
(2)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例如:a.豌豆粒型:豌豆淀粉分支酶基因异常(插入外来DNA序列)→不能正常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少→皱粒.b.白化病:酪氨酸酶基因异常→缺少酪氨酸酶→制约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白化病.
2、分析题图2:根据多肽中氨基酸排列顺序和各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可确定决定第一个氨基酸(脯氨酸)的三个相邻碱基或者最后1个氨基酸(赖氨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在尝试决定第一个氨基酸和最后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时,可发现与赖氨酸的密码子AAA或者AAG互补的是②链后面的三个碱基TTC,再用其他的氨基酸进行验证,最后确定②链为模板链.据此答题.

解答 解:(1)根据图示可知,①表示基因;②表示蛋白质;③表示RNA;④表示酶(激素),a表示DNA复制过程,b表示翻译过程.
(2)在细胞生物中,其遗传物质是DNA,所以提取的核酸如果是DNA,其遗传信息在B细胞中得到表达并能够复制传给下一代;如果是RNA,在B细胞中虽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但性状不会遗传.
(3)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的,该模板链是②,转录形成的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是-GGACUUCUCUUG-.
故答案为:
(1)①基因 ②蛋白质 ③mRNA(或RNA) ④酶(或酶、激素) a复制 b翻译
(2)DNA RNA  
(3)②-CCUGAAGAGAAG-

点评 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概念、条件、过程及产物,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转录的模板链及mRNA的碱基序列;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能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为某动物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甲、丙分别有8条和4条染色单体
D.丙可能是甲的子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关于基因治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
C.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去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D.基因治疗主要用于隐性传染病的治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物质提取、纯化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采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果胶酶的原理是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在色谱柱中的移动速度不同
B.使用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
C.电泳法是利用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和数量以及样品分子大小不同,产生的迁移速度不同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D.离心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不同大小的分子离心时沉降速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选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是因为噬菌体仅蛋白质分子中含有S,P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
B.35S和32P的人工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然后,用35S和32P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感染末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C.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否则上清液的放射性都会较高
D.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沉淀物的放射性较高的原因可能搅拌离心不充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一个真核细胞中含有核酸和含氮碱基的种类分别是(  )
A.1  4B.1  5C.2  5D.2  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图②中曲线Ⅰ相符的过程是图①中的过程d
B.A物质决定着不同生物膜的功能差异
C.在图①中,e可以代表细胞分泌Na+的过程
D.甘油、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唐山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 ATP 中

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 H2O

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