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黄色植株占F2的$\frac{3}{4}$ | |
B. | F1的表现型是黄色 | |
C. | F2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7种 | |
D. | 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题干中A、B两家族的后代中都有男性和女性患者 | |
B. | 患甲病的男性与一个甲病基因携带者的女性婚配,生一个女儿不患甲病的概率为$\frac{1}{4}$ | |
C. | 患乙病的男性(杂合子)与一个完全正常的女性婚配,生一个患乙病后代的概率为$\frac{1}{4}$ | |
D. | 若一正常的杂合女性和一个只患乙病的纯合男性婚配,则女儿患病的概率为$\frac{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受精卵→卵裂→原肠胚→囊胚→组织器官的分化 | |
B. | 卵→卵裂→组织器官分化→囊胚→原肠胚→幼体 | |
C. | 受精卵→囊胚→卵裂→原肠胚→幼体 | |
D. | 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的分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孟德尔发现遗传两大基本规律时所用到的“遗传因子”,后被约翰逊改称为“基因” | |
B. | 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发现了孟德尔当初所说的“遗传因子”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于是他运用“假说-演绎法”得出著名的萨顿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
C. | 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 |
D. | 经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