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 | |
B. | 自然选择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唯一因素 | |
C. | 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 | |
D. | 农药的使用对害虫起到选择作用,使其抗药性逐代增强 |
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A错误;
B、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因素有: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等,B错误;
C、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C错误;
D、农药的使用对害虫起到选择作用,使其抗药性逐代增强,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各种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均有关 | |
B. | 膜的流动性是各种生物膜之间相互转化的结构基础 | |
C. | 线粒体与叶绿体通过增加内膜面积增加酶的附着位点 | |
D. | 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酶和色素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项 | B. | 2项 | C. | 3项 | D. | 4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 | B. | 5 | C. | 6 | D. | 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工程可以定向改变蛋白质分子的结构 | |
B. | 改造蛋白质是通过改造基因结构而实现的 | |
C. | 改造后的中华鲟和现有中华鲟仍是同一物种 | |
D. | 改造后的中华鲟的后代不具有改造的蛋白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品系 | 2 | 3 | 4 | 5 |
性状(控制基因) | 残翅(v) | 白眼(a) | 毛身(h) | 黑身(d) |
基因所在染色体 | 第Ⅱ染色体 | X染色体 | 第Ⅲ染色体 | 第Ⅱ染色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遗传物质都是DNA,均可发生基因重组 | |
B. | 都含有叶绿素,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 |
C. | 都有线粒体,能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 | |
D. | 都有核糖体,核糖体形成均与核仁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一下开学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流动的
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C.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