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利用W-w(♀)与ww(♂)杂交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 | |
B. | 利用W-w(♂)与ww(♀)杂交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可育 | |
C. | W-w(♂)与Ww-(♀)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非糯性:糯性=3:1 | |
D. | 基因型为Ww-的个体自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非糯性:糯性=1:0 |
分析 由题意知,玉米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是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第9号染色体,因此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又知,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因此W-w的个体产生的可育雄配子的基因型只有一种,是w,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W-:w=1:1;Ww-个体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是W,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W:w-=1:1.
解答 解:A、W-w(♀)与ww(♂)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是W-w:ww=1:1,非糯性:糯性=1:1,可以验证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A正确;
B、W-w(♂)与ww(♀)杂交,由于W-花粉不育,杂交后代都是糯性,可以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可育,B正确;
C、W-w(♂)与Ww-(♀)杂交,由于W-花粉不育,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是Ww:ww-=1:1,即非糯性:糯性=1:1,C错误;
D、基因型为Ww-的个体自交,由于w-花粉不育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是WW、Ww-,都表现为非糯性,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旨在考查学生对分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配子不育显性解答性状偏离比现象.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属于原核生物中的一种 | |
B. | 可作为抗原被淋巴因子识别 | |
C. | 容易发生变异,可造成人体反复感染 | |
D. | 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病毒蛋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内mRNA的种类及含量都相同 | |
B. | 正常人体的浆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核基因相同,mRNA不完全相同 | |
C. | 细胞衰老最终表现为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 |
D. | 细胞凋亡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在生长发育中有重要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水稻的正常体细胞及其卵细胞均具有全能性 | |
B. |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 | |
C. | 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能体现细胞全能性 | |
D. | 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能体现细胞全能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 | |
B. |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 |
C. | 在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中,λ值≥1 | |
D. | 在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如在实验中意外损坏了黑瓶,则总光合量数据无法获得 | |
B. | 如在实验中白瓶意外坠落水底,则短时间内,瓶内生物叶绿体中C3含量会减少 | |
C. | 呼吸量应从黑瓶测定的数据计算得出 | |
D. | 测黑白瓶中的溶氧量时水样量应一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1932-1937年灰喜鹊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 |
B. | 寒冷使种群中耐寒基因的频率增大 | |
C. | 连续暖冬使灰喜鹊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 |
D. | 该地1957年的物种丰富度比1952年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安徽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代表神经元细胞体,<代表神经末梢,且ab=bc、ac=de)( )
A.在b点与f点刺激时,A1、A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
B.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C.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D.在b点刺激时,A1偏转两次,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A处应为“演绎推理”,比如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就属于此过程 | |
B. | 图中B处应为“因变量”,比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酶浓度就是此变量 | |
C. | 图中C处应为“无关变量”,比如探究甲状腺激素作用,有无甲状腺激素就是此变量 | |
D. | 图中D处应为“干扰因素”,比如血红蛋白不适用于根据颜色反应的蛋白质成分鉴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