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1)甲图中,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对芽的效应是
 
.甲图中曲线的来历是:材料培养→IAA处理→测量、记录→统计、计算并分析.如果选择小麦,需要将切取的胚芽鞘尖端下的一段用蒸馏水浸泡,其目的是
 
.图中的二条曲线表明,IAA作用的特点具有
 

(2)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这是由于
 
引起的,a侧生长素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3)为验证单侧光照射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其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
①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②实验过程;给以左侧单侧光照射,在下列图中绘出插入云母片的位置,并在下面用文字说明.
   a:
 
       b:
 
          c:
 

③实验结果:a.
 
.b.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专题:
分析:生长素生理作用是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是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引起生长素横向运输的原因是单侧光或地心引力,而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
解答: 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c点是b曲线与X轴的交点,所以对根生长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而对芽则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并储存在体内,所以用蒸馏水浸泡的目的是去除内源激素对结果的干扰.
(2)由于重力的影响,导致生长素向下运输,造成b侧生长素浓度小于a侧,又由于茎对生长素浓度最不敏感,所以a侧生长素对茎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3)因为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单侧光照射下,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其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所以应分别阻断A段和B段,并用不作处理的胚芽鞘作对照进行实验.由于生长素横向运输是在胚芽鞘尖端,所以阻断A段后,生长素不能向背光侧运输,因而胚芽鞘直立生长;而阻断B段后,生长素能向背光侧运输,所以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答案:
(1)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促进    去除内源激素对结果的干扰    两重性
(2)小于 重力 促进
(3)

a.直立生长 b.弯向光源生长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生长素浓度与作用关系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同时考查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分化的细胞,丧失增殖能力
B、细胞增殖所需能量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
C、同一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核中遗传信息一般相同
D、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是由于大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体内存在着许多种类的信息分子,如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信息分子A代表
 
,“骨胳肌战栗”的原因是骨胳肌细胞产生了兴奋,此时骨胳肌细胞兴奋部位的膜电位状态为
 

(2)合成信息分子B的部位是
 
,使其分泌量增加的原因是
 
升高.
(3)体内信息分子C被运往
 
,只有
 
细胞膜上含有该激素的受体.
(4)信息分子E代表
 
,在其刺激下,B淋巴细胞将增殖分化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当神经冲动抵达突触前神经元的末梢时,末梢在产生动作电位的同时,还诱导Ca2+内流,使膜内Ca2+浓度瞬时升高,进而使一定数量的突触小泡从细胞骨架上脱离出来,最终与突触前膜融合,并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内.在此过程中Ca2+的内流很重要,如增加细胞外Ca2+的浓度,则神经递质释放增加.Ca2+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降低轴浆的黏度,有利于小泡移动;另一方面是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便于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而发生融合.如图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具有维持
 
,及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等重要作用.
(2)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
 
(加速/延缓)神经冲动的传递.“肉毒毒素美容”法成为时下较流行的面部除皱方式,其原理是:肉毒毒素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阻止了Ca2+内流,影响了突触前膜释放递质,导致面部肌肉
 

(3)乙酰胆碱属于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当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能引起肌细胞收缩.研究得知,简箭毒碱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但却没有乙酰胆碱的效应.当发生简箭毒碱中毒时,肌肉表现是
 
.某种麻醉剂分子能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可促使
 
(Na+/Ca2+/Cl-/K+)内流而形成抑制,从而产生麻醉效果.
(4)乙醇能影响人体神经行为能力,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明显降低,可以推测较高浓度乙醇会
 
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病的问题
如图为甲病(A-a)和乙病(D-d)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E.伴Y染色体遗传病
(2)Ⅱ-6的基因型为
 
,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3)仅考虑甲乙两病基因,Ⅲ-10是纯合体的概率是
 

另外检查发现Ⅱ-7和Ⅲ-13又都是患有红绿色盲(B-b),已知Ⅱ-7和Ⅱ-8生育乙病色盲都患的概率为10%,请回答下列问题
(4)若仅考虑性染色体上的乙病基因和色盲基因,下面能正确表示Ⅱ-8的图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生物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请回答相关问题:
(1)英国科学家米尔斯坦和柯勒提出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实验方案是:把一种
 
细胞与能在体外大量增殖的
 
细胞进行诱导融合,使融合细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足够数量的特定抗体.
(2)在技术操作中,需要将融合细胞用
 
培养基进行筛选,并进行克隆化培养和
 
,以得到足够数量的符合要求的
 
(填“单”、“双”、“多”)核杂交瘤细胞.
(3)若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可从
 
中提取出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4)临床使用的小鼠免疫后制备的鼠源性单抗,存在一些弊端,其中之一是会引起人体抗鼠源抗体反应.某病人连续隔周注射某种鼠源性单抗治疗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开始病毒量明显减少,一段时间后,这种病毒量又开始上升,排除病毒变异的因素,上升原因还可能是人体产生
 
,使鼠源抗体不能发挥抗病毒的作用.
(5)研究人员应用
 
,改造了鼠源性抗体分子的结构,降低了鼠源性抗体的人体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请回答:
(1)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
 
,它与
 
 相互促进,诱导愈伤组织分化.
(2)取两株年龄相同的杨树植株,一株摘除顶端,另一株不做处理.未摘除顶端的植株长得较高,是因为
 
;摘除顶端的植株长出了许多分枝,则是因为
 

(3)某兴趣小组为验证2,4-D对插条生根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剪取同一杨树植株上长势与长度相同、部位相近且有3个芽的健壮枝条20根,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甲组每根插条上都保留3个芽,乙组插条上的芽全部去除;
③将甲组插条的下端插入适量蒸馏水中,乙组插条的下端插入等量适宜浓度的2,4-D溶液中.两组均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④每天观察、记录插条上芽的数目.
请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
①每组选取多根插条的目的是
 

②请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两项不合理之处.
 
 

③实验设计改正后,甲组起
 
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小鼠原种进化为某种小鼠新种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某个小鼠有利变异的产生一定引起该小鼠种群的进化
B、X表示环境、突变和基因重组,它们共同影响生物的性状
C、Y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Z表示隔离,阻断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其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B、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外植体也需要消毒
D、愈伤组织的形成是一种再分化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