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是HIV感染所引起的自身免疫病
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痛的几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C.HIV在繁殖过程中,利用其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病毒自身的蛋白质
D.HIV主要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对其它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过敏反应是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 | |
B. | 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胰岛A细胞受损引起 | |
C. | 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 | |
D. | 各种人类遗传病患者的体内必然携带致病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A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DNA测序仪显示的某真核生物DNA片段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图片。其中图1碱基排列顺序已经解读,其顺序是:GGTTATGCGT,请解读2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2显示的碱基排列顺序是GATGCGTTCG
B.图1与图2显示的片段所在的DNA中(A+C)/(T+G)值一样
C.图1所示碱基序列所对应的DNA片段第n次复制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4×2n-1个
D.图1碱基序列所在的基因控制合成的多肽中至少有氨基酸3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曲靖第一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表为该灌木丛第一、二、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单位为106kJ),标问号处表示能量暂时不详,但可以计算出来。回答下列问题:
(1)该弃耕农田将经历_______________演替,演替的结果是将形成顶级群落。在此过程中土壤微生物起到重要作用,土壤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灌木群落中植物对水土的保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价值。
(3)当田鼠种群中有鼠疫发生时,鼠疫杆菌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4)若田鼠为该荒地唯一植食性动物,田鼠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_______营养级的能量。能量在二、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
(5)该灌木丛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 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曲靖第一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能量以物质为载体,不断地进行循环利用
B.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强
C.利用样方法调查稻田中稗草的种群密度时,应在稻田中稗草密集的地方取样
D.森林中植物的分层分布,能提髙光能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曲靖第一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依次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髙时,垂体释放的相关激素会减少
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稳态维持只与神经和体液调节有关
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处渗透压下降,③处渗透压明显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曲靖第一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 ②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③确定DNA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 ④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拉萨第二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蛋白质工程中直接需要进行操作的对象是:
A.氨基酸结构 B.蛋白质空间结构
C.肽链结构 D.基因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 min后荧光消失”,说明细胞内含有大量的ATP | |
B. | “A中出现淡黄色荧光”,说明ATP水解时2个高能磷酸键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 | |
C. | “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说明葡萄糖中的能量不能被细胞利用 | |
D. | 实验结果能说明该反应的直接能量物质是ATP而不是葡萄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