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图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已知该地区10000人中有1个白化病患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号携带白化病基因的可能性是1%
B.若3号和4号生一个肤色正常的女孩,可能性是$\frac{3}{4}$
C.12号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生出患白化病的后代的概率是$\frac{1}{303}$
D.10号所患的两种遗传病,其致病基因来源于2号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3、4号正常,但生有患病女儿9号,故白化病为常染色隐性遗传病;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
由于该地区10000人中有1个白化病患者,因而可计算白化病基因频率a=$\frac{1}{100}$,A=$\frac{99}{100}$,则AA=$\frac{99}{100}$×$\frac{99}{100}$,Aa=$\frac{99}{100}$×$\frac{1}{100}$×2,正常个体中杂合子(Aa)的概率是$\frac{2}{101}$.

解答 解:A、据系谱图可知,Ⅲ代9、10、13患白化病,故Ⅱ代4、5、7均为白化病杂合子,又Ⅰ代双亲正常,故亲代1号和2号基因型至少有一个是Aa,因此1号携带白化病基因的可能性至少是$\frac{1}{2}$,A错误;
B、由于3号和4号生了一个患病女孩,故其基因型均为Aa,生一个肤色正常的女孩的可能性是$\frac{3}{4}$×$\frac{1}{2}$=$\frac{3}{8}$,B错误;
C、12号个体的父母均为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因此12号个体为白化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frac{2}{3}$,其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生出患白化病的后代的概率是$\frac{2}{3}$×$\frac{2}{101}$×$\frac{1}{4}$=$\frac{1}{303}$,C正确;
D、10号白化病基因直接来自与5号和6号,5号的白化病基因可能来自于1号或2号,10号色盲基因来自于6号,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遗传病以及遗传概率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识图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A.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

B.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C.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研究DNA修复细胞机制的三位科学家.细胞通过DNA损伤修复可使DNA(基因)在复制过程中受到损伤的结构大部分得以恢复,如图为其中的一种方式--切除修复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DNA(基因)的损伤修复,从生物变异角度看属于基因重组
B.图中二聚体的形成可能受物理、化学等因素的作用
C.该修复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图示过程的完成需要限制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的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已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泡制时间有关.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回答相关问题:
(1)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标准管的制备:用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
②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
③将每个样品管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接近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
(2)在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先增加 后减少.
(3)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乳酸菌(填“醋酸杆菌”或“乳酸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玩茹(用Dd、Ii,Kr表示)控制.研究发现,I基因的存在抑制D基因的表达;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他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所示.

(1)正常情况下,图1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子代中表现型的比例为3:1或9:7.
(2)突变体①、②、③的花色相同,这说明花色素的合成量与体细胞内有关.对R与r基因的mRNA进行研究,发现其末端序列存在差异,如图3所示.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在数量上相差4个(起始密码子位置相
同,UAA,UAG与UGA为终止密码子),其直接原因是在r的mRNA中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
(3)今有已知基因组成的纯种正常植株若干,请利用上述材料设计一个最简便的杂交实验,以确定iiDdRAA植株属于图2中的哪一种突变体(假设实验过程中不存在突变与染色体互换,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ii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子代中红:粉红=3:1,则其为突变体①;
Ⅱ若子代中红:粉红=5:1,则其为突变体②;
Ⅲ若子代中红:粉红=1:1,则其为突变体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表示细胞对不同物质的转运过程及相关的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具有识别、免疫、润滑和保护的作用
B.a表示肝细胞有氧呼吸时O2的主要移动方向
C.c过程可以表示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D.b表示神经细胞在受到刺激后Na+的通透性变化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多样性.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如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突变、基因重组)等.
(3)突变、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4)如果大熊猫种群无限大,群体内的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任何形式的选择压力,那么群体中的各种基因型的比例每代保持不变.对某地一个种群随机抽样调查,测知该种群中有基因型AA、Aa、aa的个体若干只,由此可以计算出A和a的基因频率.而根据A和a的基因频率,可以推测出这个种群中Aa的频率(N)大约是
B
A.0≤N≤100%   B.0<N≤50%   C.0≤N<50%   D.N>50%
(5)如图中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

①由a变为b、c、d体现了变异的不定向性.
②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是曲线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据统计,2015年10月份的北京没有雾霾的日子不足七天,空气中的细菌、过敏原和有害物质使很多人生病,一时间医院人满为患!请结合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患者中很多是12岁以下的儿童,症状多为胸痛、咳嗽,严重的还会有发热症状,这是因为儿童的呼吸道黏膜的过滤能力有限,导致病原体突破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除了这种免疫反应,人体还可以通过上图所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清除病原体.
(2)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3)过敏反应的发生是由于图示中的Y吸附到组织细胞的表面,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物质时引起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导致人体出现不适症状.
(4)切除了胸腺的小鼠常被作为研究器官移植时的受体,原因是缺少图示中的a(字母),减少了免疫排斥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表示排尿和憋尿反射有关的神经结构,其中虚线方框(③和⑤)代表有关的神经中枢,A1和A2代表两极接在神经纤维外的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请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婴儿在排尿反射时信号的传导途径①→②→③→⑦→⑧,每当位于膀胱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A1和A2的指针偏转情况为先左偏后右偏(发生两次相反的偏转)(填指针偏转方向).
(2)成年人可以憋尿,是因为[]大脑皮层(或大脑神经中枢)(填序号和具体名称)对③具有控制作用,当膀胱中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人会产生膀胱膨胀的感觉.
(3)在憋尿时,⑥释放的递质对⑦起抑制(兴奋/抑制)作用,此时每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A2指针的偏转情况为向左偏转一次(只发生一次偏转)(填指针偏转方向).
(4)某人腰部受伤后导致小便失禁,则受伤的结构可能是④或⑥或④⑥(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