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 |
B. | 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做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 | |
C. | 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 |
D. | 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后,大胆提出所有生物膜都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 |
分析 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解答 解:A、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A正确;
B、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做实验证明了植物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氧气,B正确;
C、1958年,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通过组织培养获得植物体,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
D、罗伯特森提出了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生命科学发现史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难度适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广东中山第一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浸泡在下列6种溶液中24小时,然
后种植。比较雄花和雌花平均数,求出性别比例,如下表:
浸泡液 | 雄花 | 雌花 | 雄花与雌花的比值 |
蒸馏水(对照) | 21.1 | 3.8 | 5.6 |
甲(赤霉素100毫克/升) | 4.7 | 4.7 | 1.0 |
乙(CP 100 | 7.8 | 6.2 | 1.26 |
丙(乙烯利100毫克/升) | 19.6 | 3.7 | 5.3 |
丁(整形素100毫克/升) | 33.1 | 1.2 | 27.6 |
甲液、乙液等体积 | 3.1 | 7.2 | 0.43 |
分析上表数据,不能得到的推论是
A.丁液最有利于雄花的形成 B.甲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
C.丙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 D.甲液、乙液等体积混合较利于雌花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南新乡第一中学高二下第五次周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
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2:3:2 | B. | 1:1:1:1 | C. | 1:2:3:4 | D. | 3:3: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线粒体内的[H]与 O2 结合 | B. | CO2 从组织细胞进入内环境 | ||
C. | 将 NADP+还原为 NADPH | D. | 硝酸根离子进入根毛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摩尔根在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运用了类比推理和假说演绎的方法 | |
B. | 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这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 |
C. | 由于同源染色体间的联会互换,互换后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
D. | 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B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的分层现象 | |
B. | 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复杂的种间关系 | |
C. | 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群落的内部因素是演替的动力 | |
D. | 群落是由各种动物和植物组成的,不包括微生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6、1、2 | B. | 3、6、1、1 | C. | 3、4、1、2 | D. | 3、4、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