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成年人从25 ℃环境来到10 ℃环境中,体温维持正常,其散热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b段产热速率小于d~e段
B. 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与外界对流散热增多
C. c~d段的散热量等于产热量
D. d~e段甲状腺激素含量比a~b段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DNA的复制过程”的活动,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a、b、c表示离心管编号,条带表示大肠杆菌D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分布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本活动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B. a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
C. b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的DNA都是14N–15N-DNA
D. 实验结果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大肠杆菌DNA分子(片段)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2”代表____,“2”“3”结合在一起称为____。
(2)“5”有____种,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结构“5”发生改变所引起的变异属于__。
(3)含有3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8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2次,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____个。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d表示内环境的三种组成成分,①②③④表示通过的具体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小肠绒毛细胞生活内环境是d和消化液
B. T细胞释放到a中的CO2只能来自线粒体
C. 红细胞从b中吸收葡萄糖消耗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D. 肺泡壁细胞吸收氧气生成水至少穿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遗传病情况调查时,发现一位男生患有两种遗传病,进一步调查后画出其家族的遗传病系谱图如下(设甲病的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的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
(2)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 _____________; 若II7与II8再生一个孩子是患甲病 女儿的概率为________。
(3)已知II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类型为___________遗传病,乙病的遗传特点是呈_____________;III1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若III9与III12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甲、乙、丙、丁四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四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表示___________分裂____期,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表示___________分裂____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细胞。
(3)丙图表示___________分裂____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有____条染色体。
(4)丁图表示___________分裂____期,该细胞中有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条染色体,_____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C液和B液的减少
B. 结构和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
C. 在C液中葡萄糖可氧化分解成丙酮酸
D. 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T2噬菌体侵染细菌 ②用32P和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其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
A.①②④③ B. ④②①③
C. ②①④③ D. ②①③④
(3)若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则在图中________(填B或C)处,可以检测到大量的放射性;若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图中C处检测到少量的放射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_________。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D.细菌的DNA及其噬菌体的氨基酸
(5)该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