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控制白纹伊蚊种群数量是预防人类登革热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 |
B. | 沃尔巴克氏体与白纹伊蚊间的关系同蛔虫与人体的关系相同 | |
C. | 缺乏抗登革热病毒的特效药物和疫苗的原因可能是该病毒易发生基因重组,变异类型多 | |
D. | 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的雄蚊与雌蚊交配所产生的卵不能发育导致蚊子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 |
分析 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
(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
(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
①体内寄生:人与蛔虫、猪与猪肉绦虫;
②体表寄生:小麦线虫寄生在小麦籽粒中、蚜虫寄生在绿色植物体表、虱和蚤寄生在动物的体表、菟丝子与大豆.
③胞内寄生:噬菌体与大肠杆菌等.
解答 解:A、根据题意可知,白纹伊蚊是登革热的媒介,因此控制白纹伊蚊种群数量是预防人类登革热病的有效途径之一,A正确;
B、根据题意可知,沃尔巴克氏体是细胞内共生菌,因此与白纹伊蚊间的关系为互利共生,而蛔虫与人体的关系是寄生,B错误;
C、病毒只能发生基因突变,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才会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
D、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的雄蚊与雌蚊交配所产生的卵不能发育导致蚊子种群的出生率下降,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种间关系和种群特征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信息确定不同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识记病毒不能发生基因重组,明确卵不能发育只能导致蚊子种群的出生率下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由于HIV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其营寄生生活 | |
B. | 当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后,体内可发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 |
C. | 获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 |
D. | 该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名称 | 平均株高(cm) | 座果数(个) | 叶色 | 平均单果重(g) |
A组 | 220.2 | 28.2 | 深绿 | 172.5 |
B组 | 221.1 | 28.2 | 深绿 | 173.2 |
C组 | 206.6 | 25.4 | 绿 | 156 |
D组 | 222.8 | 27.6 | 深绿 | 170 |
E组 | 224.3 | 28.7 | 深绿 | 171.8 |
F组 | 208.8 | 25.8 | 绿 | 15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建立并完善维持胚胎干细胞体外增殖与定向诱导分化的体系 | |
B. | 研究转基因或转核胚胎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 |
C. | 探索克服组织或器官移植中的排异现象的技术和方法 | |
D. | 探索肿瘤细胞无限增殖现象的抑制和治疗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卡尔文用14CO2研究发现了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为CO2→C5→C3→(CH2O) | |
B. |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检测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 |
C. | 当渗透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漏斗内溶液浓度等于烧杯内溶液浓度(漏斗内外为同种溶液) | |
D. | 以洋葱根尖为材料,经低温等处理后,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分生区绝大多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0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膜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完全相同
B.草履虫捕食细菌与摄入钾离子的方式相同
C.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其功能就越复杂
D.光反应产生的[H]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被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第七十中学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 )
A.调节作用 B.免疫作用
C.运输作用 D.遗传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福州八中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
D.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未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