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是生物实验常用的方法,下列关于染色的描述正确的是
A.观察线粒体,把烘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健那绿染液中染色
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把解离后的根尖直接放到龙胆紫染液中染
C.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取口腔上皮细胞直接放入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中染色
D.观察细胞中的脂肪,把苏丹Ⅲ染液滴到载玻片的子叶薄片上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d个体产生的含D的雌配子与含d雄配子数目比为1:1 | |
B. | 若两对相对性状遗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则此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 |
C. |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 |
D. | 若杂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潍坊寿光现代中学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某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4)的睾丸中,细胞甲和细胞乙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依次是24、48、48和12、24、24。下列关于细胞甲和细胞乙的分裂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A.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有丝分裂
B.细胞甲可能在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
C.细胞甲不可能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
D.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减数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潍坊寿光现代中学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某种绿色植物在自然条件下一昼夜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速率的变化情况,下列正确的是
A.c点时植物光合速率为3mg·m-2·h-1
B.一昼夜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量可以表示为S2-(S1+S3)
C.b点前和e点后表示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导致f点和a点二氧化碳吸收速率不同的环境因素是温度,a点时温度高于f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潍坊寿光现代中学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蛋白质,其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在推断错误的是
A.抑制PCNA的合成,细胞不能分裂
B.只有增殖细胞中含有PCNA的基因
C.PCNA经核糖体合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
D.检测PCNA的浓度变化,可以推测细胞周期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潍坊寿光现代中学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
B.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物质基础是糖蛋白
D.真核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成许多小区室,使多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湛江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噬菌体(31P、32S)去感染体内含有放射性32P和35S元素的大肠杆菌,得到子代噬菌体所含的元素是
A.31P、32P、32S B.31P、32P、35S
C.31P、32S、35S D.32P、32S、3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湛江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的是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分析图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g2+和K+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B.Na+和Cl-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
C.上述离子进出细胞都是通过主动运输
D.维持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依靠主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