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a 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
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 D.a与c为竞争关系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下期末自主练习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图甲装置测量神经元膜电位,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图甲中刺激点移到X处,显示的膜电位变化幅度相同
B.钠离子大量内流是发生在cd段
C.a至b段为动作电位
D.图乙显示的是膜内电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高一下期末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实验设计思路最关键是
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 B.要分离DNA和蛋白质
C.要分离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D.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襄阳市高三七月第二周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鉴定蛋白质的实验用具和试剂不能完成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
B.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材料和用具不能完成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
C. 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 在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需对小动物进行固定和防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在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中,蝗虫种群首先迁入且迅速增长,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其它动物先后迁入。下图甲表示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乙表示几种生物形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其他种群迁入后,改变了生态系统的 结构,抵抗力稳定性 。
(2)蝗虫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间段是 。3个月后,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显著减小,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
(3)第7个月后蝗虫种群数量骤减,短时间内猫头鹰种群的数量变化为 。
(4)若鸟类从草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20%,则鸟类增加10 kg,至少需要草 kg。
(5)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地区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由于该动物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往往导致调查结果 (偏高或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依据中心法则(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B.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是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现象的假设性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B.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互不融合
C.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定州中学高三(高补班)上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报道,科研人员选取成人皮肤细胞,将其培育成神经干细胞后,放入特制的环境中,诱导组织进一步生长发育,最终形成一个豌豆大小的“微型人脑”。这个组织已经达到 9 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尚不能独立思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出微型人脑的过程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B.若培育过程中因感染病毒出现癌变,则癌变细胞的基因组中整合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
C.若培育过程中出现细胞凋亡,则酶的活性都下降
D.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五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
(1)上述_____过程(填写字母)所利用的原理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2)上述育种过程中,哪两个过程所使用的方法相同?________(填写字母),所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其作用机理是 。
(3)图中A、D方向所示的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一般从______________才能开始选种。
(4)上述G过程需要的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