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如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甲状腺肿的发病与治疗机理,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示中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再由垂体控制甲状腺的活动,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
(2)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产生抗体A,该抗体能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从而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这是一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过强(填“强”或“弱”)所致的疾病.
(3)从图中可看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淋巴因子及细胞Y的增殖分化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
(4)食物过咸时,人体大脑皮层会产生渴觉,同时人体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如果图中的下丘脑相应区域被破坏,其血糖调节能力不会(“会”或“不会”)完全丧失,原因是血糖浓度变化可以直接刺激腺体分泌相关激素.

分析 1、分析图示,细胞Z能产生抗体,为浆细胞;细胞Y为B细胞,细胞X为T细胞.
2、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3、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解答 解:(1)图示中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再由垂体控制甲状腺的活动,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
(2))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抗体A与甲状腺细胞膜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使甲状腺机能增强,从免疫学角度来看,这属于一种自身免疫病.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过强所致的疾病.
(3)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通过抑制细胞X(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及细胞Y(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
(4)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食物过咸时,人体大脑皮层会产生渴觉,同时人体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血糖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但是血糖浓度变化可以直接刺激胰腺分泌相关激素(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故如果图中的下丘脑相应区域被破坏,其血糖调节能力不会完全丧失.
故答案为:
(1)分级
(2)促甲状腺      强
(3)淋巴因子      增殖分化
(4)大脑皮层   肾小管和集合管        不会    血糖浓度变化可以直接刺激腺体分泌相关激素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图甲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装置.实验材料和用具:20mL移液管、20W、50W、100W和200W的台灯、冷开水、NaHCO3溶液、水草等.图乙是光合作用碳反应示意图.

(1)图甲中探究光强度对水草光合作用的影响.
(2)图甲中氧气的产生量可以用移液管液面变化的体积表示,NaHCO3溶液的作用是提供CO2,如果NaHCO3溶液改为NaOH溶液,该装置可以做测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消耗O2的体积实验,这时该装置还要进行遮光处理.
(3)当植物气孔关闭的时候,五碳糖的再生速率降低(降低、升高、不变),光反应速率会降低(降低、升高、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关于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双链DNA解旋后才能进行遗传信息的复制
B.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必然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C.分裂中期的染色体高度螺旋,不利于核基因的表达
D.核糖体与mRNA结合的部位会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实验和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选择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B.孟德尔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染液
D.可以用H2O2酶催化H2O2分解的实验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遗传与变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具有相同基因的细胞转录出的mRNA不一定相同
B.改变基因的结构,生物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
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D.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同化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流经森林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净光合速率为零时,蓝藻细胞产生ATP的场所主要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C.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是碳反应中将CO2合成糖类的能源物质
D.用H218O培养小球藻,一段时间后可在其产生的糖类和氧气中检测到18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用自然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自然光相同的绿色光照,瞬间叶绿体中的物质所发生变化正确的是(  )
A.ATP含量下降B.C3的含量下降
C.合成C5的速率加快D.NADPH的含量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幼苗的向光生长现象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分别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C.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D.植物体各个部位均能合成乙烯,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犬瘟热是由传染性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已成为危害我国乃至全世界养犬业的“最严重的疫病之一”.水貂犬瘟热传染病会形成暴发流行,对其养殖行业影响很大,研发的犬瘟热单克隆抗体是治疗犬瘟热的重要药物.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水貂犬体内提取犬瘟热病毒(CDV)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免疫的小鼠的脾中提取B淋巴细胞,然后与骨髓细胞融合.若只考虑细胞的两两融合,则融合的细胞有3种类型.
(2)经选择培养得到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单一抗体.杂交瘤细胞还需经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后,才可在体外大规模培养.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除必要的营养条件外还需通入一定量的 CO2气体,目的是维持培养液的pH.
(3)研究者分析所制备CDV单克隆抗体的蛋白质结构,设计新的氨基酸序列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对控制合成该
CDV抗体的基因进行修饰改造,从而解决鼠源抗体在人犬体内的免疫排斥问题.研究者要利用大肠杆菌来表达新的单克隆抗体,降低生产成本,还需要解决抗体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翻译后无法正确加工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