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分析图示,细胞Z能产生抗体,为浆细胞;细胞Y为B细胞,细胞X为T细胞.
2、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3、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解答 解:(1)图示中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再由垂体控制甲状腺的活动,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
(2))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抗体A与甲状腺细胞膜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使甲状腺机能增强,从免疫学角度来看,这属于一种自身免疫病.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过强所致的疾病.
(3)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通过抑制细胞X(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及细胞Y(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
(4)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食物过咸时,人体大脑皮层会产生渴觉,同时人体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血糖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但是血糖浓度变化可以直接刺激胰腺分泌相关激素(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故如果图中的下丘脑相应区域被破坏,其血糖调节能力不会完全丧失.
故答案为:
(1)分级
(2)促甲状腺 强
(3)淋巴因子 增殖分化
(4)大脑皮层 肾小管和集合管 不会 血糖浓度变化可以直接刺激腺体分泌相关激素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双链DNA解旋后才能进行遗传信息的复制 | |
B. | 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必然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 |
C. | 分裂中期的染色体高度螺旋,不利于核基因的表达 | |
D. | 核糖体与mRNA结合的部位会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选择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 |
B. | 孟德尔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
C. | 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染液 | |
D. | 可以用H2O2酶催化H2O2分解的实验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具有相同基因的细胞转录出的mRNA不一定相同 | |
B. | 改变基因的结构,生物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 | |
C. |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 |
D. | 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流经森林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 |
B. | 净光合速率为零时,蓝藻细胞产生ATP的场所主要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 |
C. | 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是碳反应中将CO2合成糖类的能源物质 | |
D. | 用H218O培养小球藻,一段时间后可在其产生的糖类和氧气中检测到18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TP含量下降 | B. | C3的含量下降 | ||
C. | 合成C5的速率加快 | D. | NADPH的含量上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植物幼苗的向光生长现象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 |
B. | 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分别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 |
C. | 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 |
D. | 植物体各个部位均能合成乙烯,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