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反射弧的结构、突触的结构和神经兴奋的传递.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乙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是受体、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线粒体和突触小泡.丙图中H是轴突,G是轴突的起始部位,F是轴突末梢部位.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 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其中C表示神经中枢,D表示传出神经.
(2)乙表示的结构名称是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受体、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线粒体、突触小泡.
(3)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所以丙中兴奋的传递的方向是G→F→H.
(4)③是突触间隙,在神经细胞之间的液体叫做组织液.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可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③突触间隙中,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故答案为:
(1)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
(2)突触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3)G→F→H
(4)组织液 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点评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要求学生对书本的基础知识能够细致的掌握.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六安市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于造血干细胞
B.细胞5与细胞4仍具有分裂能力
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D.细胞1、2,3、4中都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④ | B. | ①② | C. | ②③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 |
B. | 体液中的溶菌酶发挥免疫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 | |
C. | 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产生抗体更迅速、更大量 | |
D. | 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T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六安市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过程。请据图分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B.若A、B、C分别是胰岛素、葡萄糖、多糖,则该细胞一定是肝细胞
C.若该细胞是垂体细胞,则A可能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D.若人体免疫反应过强造成D损伤而引起信息传递中断,人会患自身免疫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