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 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 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D. 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均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C.引起SARS和AIDS(艾滋病)的病原体均无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D.草履虫、变形虫等均能完成摄食、运动、反射等生命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 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 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 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抗疟药考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即中药青蒿)的组织细胞中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野生型青蒿(2n=18)的正常植株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两个纯种青蒿品种,甲品种是白青秆稀裂叶(AABB),乙品种是紫红秆分裂叶(aabb)。将这两个品种进行下列3组实验,结果都能筛选出紫红秆稀裂叶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在培育生物新品种时,无论采取杂交育种还是诱变育种等方法,都是使原生物物种的______发生改变,然后经过__________,最终培育出对人类有益的新品种。
(2)第①组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在F2中紫红秆稀裂叶植株中占比例是____________。这些紫红秆稀裂叶植株自交所得的F3中,紫红秆稀裂叶植株中占比例是____________。
(3)第②组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____。其中花药离体培养所得幼苗中含紫红秆稀裂叶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
(4)第③组的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育种时所需处理的种子应当是萌发的而非休眠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植物的茎高茎和矮茎、花腋生和顶生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D、d和E、e这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该种植物四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高茎腋生、高茎顶生、矮茎腋生、矮茎顶生)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茎高茎和矮茎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花腋生和顶生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
(2)高茎腋生、高茎顶生、矮茎腋生、矮茎顶生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
(3)若实验3与实验2的高茎腋生子代杂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4)若实验1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幼虫睡液腺细胞在分裂间期,某一条染色体多次复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巨大染色体(如图)。若用3H标记的尿嘧啶掺入染色体,在胀泡中3H含量较高,而且随着幼虫发有的进行,胀泡在,同一染色体不同位点出现或消失。下列相关推测最合理的是
A.胀泡的出现是DNA复制出现了差错
B.胀泡的出现表明同源染色体正在发生交叉互换
C.胀泡的出现与特定基因的转录有关
D.胀泡的出现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把新鲜黄瓜研磨获得提取液在最适温度30℃对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研究,按一定比例稀释提取液后重复实验,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B是稀释提取液的实验结果
B.若在室温25℃时重复实验,当PH=5时,曲线下移
C.当黄瓜研磨液把PH从11降到5时,过氧化氢含量不断降低
D.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过氧化氢浓度、黄瓜新鲜程度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酶和固定化酶的研究与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的固定化技术因改变了酶的空间结构而提高了酶的催化效率
B. 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
C. 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而可以反复使用
D. 通过包埋法固定的酶的活性不再受温度和PH值等因素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