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捕食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中的主要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解答 解:(1)若图1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该有非生物成分、分解者.
(2)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紧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依据此原理,可以合理巧接食物链,实现草原生态系统内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以提高畜牧业产品的产量并减少环境污染.
(3)流经草原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4)图2是食物链“草→昆虫→食虫鸟”的两个金字塔.其中左边为数量金字塔,右边为能量金字塔.两个金字塔不同的原因是:数量金字塔是用每个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来表示的;能量金字塔是把植物、动物的干物质都换算成能量单位来表示的.
(5)图中的同一食物链的相邻生物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等作用.
故答案为:
(1)非生物成分、分解者
(2)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食物链
(3)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4)数量 能量 数量金字塔是用每个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来表示的;能量金字塔是把植物、动物的干物质都换算成能量单位来表示的
(5)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能根据食物网判断食物链的条数、生物间的种间关系及某一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识记生态系统的功能,掌握各功能之间的关系.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膜内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 |
B. | 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 |
C. | 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膜外相反 | |
D. |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方向是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细胞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能量kJ•m-2•a-1 动物名称 | 摄入食物中 所含的能量 |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 呼吸作用 散失的能量 | 粪便中的能量 |
铜锈环棱螺 | 516 | 15 | 231 | 270 |
实验处理组别 | A | B |
①预处理的湖水 | + | + |
②经48h饥饿的铜锈环棱螺5只 | + | + |
③水生植物(食物)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南安侨光中学高二下第二次段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下图所示。
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诱导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A抗体的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融合所需的B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000以上,则小鼠最少需要经过 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求的。达到要求的X、Y、Z这3只免疫小鼠中,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的是 小鼠,理由是 。
(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外,可能还有的细胞类型是 。
(3)杂交瘤细胞中有 个细胞核,该种细胞的特点是既能 又能产生大量专一抗A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南安侨光中学高二下第二次段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④)/ ②×100%
B、图中④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初级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往往大于⑤
D、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膜结构名称 | 蛋白质 (质量分数/%) | 脂质 (质量分数/%) | 糖类 (质量分数/%) |
细胞膜 | 49 | 43 | 8 |
内质网膜 | 52 | 48 | 很少 |
线粒体外膜 | 76 | 21 | 很少 |
癌细胞膜 | 67 | 33 | 很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试样\结构 | a | b | c | d | e |
A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Ⅲ过程的实施使用了转基因技术 | |
B. | 培育品种④的途径中,Ⅰ→Ⅳ→Ⅴ比Ⅰ→Ⅱ所用的时间短 | |
C. | Ⅴ过程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
D. | Ⅵ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畸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