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下图表示物质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运输的过程图解,(在[]中填数字,在横线上填文字,数字与文字全对才给分)请分析回答:

(1)图中A,B,C,D的物质分别是:A:蛋白质(载体蛋白),B:ATP(三磷酸腺苷),C:ADP,D:Pi.
(2)K、葡萄糖、CO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③①②.(填图的标号)
(3)提取细胞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请预测: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0.5S.
(4)人体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够将侵入人体内的病菌吞噬.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5)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特点,将金属离子和水分开.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①表示协助扩散,特点是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②表示自由扩散,特点是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③表示主动运输,特点是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图中A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B是ATP,C、D是ADP和Pi.

解答 解:(1)分析图示可知,图中A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B是ATP,C、D是ADP和Pi.
(2)钾离子进入红细胞是③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①协助扩散,二氧化碳进入红细胞是②自由扩散.
(3)细胞膜中磷脂是双层的,测得磷脂占有面积是S,细胞膜表面积应是0.5S.
(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利用此特点将金属离子和水分开.
故答案为:
(1)蛋白质(载体蛋白)      ATP(三磷酸腺苷)    ADP    Pi
(2)③①②
(3)0.5S
(4)一定的流动性
(5)选择透过性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膜结构和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培养SARS病毒时,应选用(  )
A.固体培养基B.含有多种无机盐的培养液
C.活的鸡胚D.MS培养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宿州二中高一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H2O、蛋白质

B.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O、C、H

C.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因此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D.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则A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一上学期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一个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B.该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

D.该动物体内的细胞染色体数目最多是8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一上学期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B.含有尿素、HCO3-等化学成分

C.组织液和淋巴可以相互渗透

D.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
B.蛋白质和氨基酸与双缩脲试剂都产生紫色反应
C.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
D.细胞中自由水含量高代谢旺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表示人的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时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EF时期的细胞不可能含有2n条染色体
B.纺锤体在CD时期出现,细胞板在EF时期出现
C.CD时期的细胞都有23对同源染色体
D.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发生于CD时期而不是DE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据悉,自2014年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大规模埃博拉病毒疫情,目前已经造成全球近4000余人死亡,感染者已过万人,大多数感染者都在非洲西部国家,而且有向全球蔓延趋势,引起各国高度重视.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EBV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B.EBV虽然能在人群中传染,但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属于生物
C.EBV虽然能引起传染病,但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
D.EBV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就可以培养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为探究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大小相同的洁净试管编号为1、2;
②在l号试管中加入2mL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2号试管中加入1mL20%新鲜肝脏研磨液.分别置于100℃恒温水浴5分钟;
③将2号试管中的肝脏研磨液加入到l号试管中,振荡摇匀,再置于100℃恒温水浴5分钟,结果未观察到气泡产生.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目的:探究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
(2)结果分析:该同学在实验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高温使过氧化氢酶变性失活.
(3)交流讨论:同学们推测实验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有三个原因.为了验证推断,在原实验基础上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方案①:将上述试管温度缓慢降至37℃左右,若此过程中无气泡产生,再向试管中加入2mL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观察,仍无气泡产生,则说明高温使过氧化氢酶变性.
方案②:将上述试管温度缓慢降至37℃左右,若此过程中无气泡产生,再向试管中加入1mL新鲜的20%新鲜肝脏研磨液,观察,仍无气泡产生,则说明高温使过氧化氢(在与酶混合前)全部分解.
方案③:若方案①和方案②现象同时成立,则说明高温既能使过氧化氢酶变性失活,又能使过氧化氢(在与酶混合前)全部分解.
(4)在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过程中,需控制pH等无关变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