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鼠种群数量(只) | 18900 | 19500 | 14500 | 10500 | 9500 | 9600 | 9500 | 9600 |
P种群数量(只) | 100 | 120 | 200 | 250 | 180 | 170 | 180 | 170 |
A. | 在第6年,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 | |
B. | 鼠和P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的结果表现为相互抑制 | |
C. | 客观上P物种起到促进鼠种群发展的作用,两种生物共同进化 | |
D. | 引入物种P后,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P种群的K值是250 |
分析 根据表格分析,将某动物新物种P引入该生态系统,鼠的种群数量略有增加后逐年减少,并趋于稳定;动物新物种P的种群数量逐年增多,后略有减少并趋于稳定,说明两个种群之间最可能是捕食关系,其中鼠种群数量较多,为被捕食者.又鼠是初级消费者,所以动物新物种P是次级消费者.
解答 解:A、在第5~8年时,鼠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在第6年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A错误;
B、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鼠和P为捕食关系,其中鼠为被捕食者,新物种P为捕食者,B错误;
C、客观上物种P在捕食过程中,起到促进鼠种群发展的作用,两种生物共同进化,C正确;
D、引入物种P后,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而稳定后P种群的K值大约是180左右,D错误.
故选:C.
点评 试题以信息的方式呈现考生陌生的问题背景,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捕食的数量关系,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 |
B. | 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 |
C. | 图中a可能是激素 | |
D. | 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酶的种类有物质差异性,而ATP无物种差异性 | |
B. | 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酶和ATP的含量相同 | |
C. | 酶与ATP都和细胞代谢密切相关,但二者的合成并无直接关系 | |
D. | 催化ATP与ADP相互转变的酶是相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不一定多于消费者和分解者同化的总能量 | |
B. | 消费者粪便被分解者分解表明该营养级的能量流向了分解者 | |
C. | 能量传递效率指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而非生物个体 | |
D. | 生态农业增加了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将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猫叫综合征是由染色体结构异常引起的 | |
B. |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 |
C. | 先天性愚型是由5号染色体多一条引起的 | |
D. | 近亲结婚可使隐性遗传病的发病机会大大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⑥ | B. | ①②⑤⑦ | C. | ②④⑤⑦⑧ | D. | ②④⑥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培养无子西瓜所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 |
B. | 太空椒和抗虫棉的育种原理相同 | |
C. | 把两个小麦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最常用的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 |
D. | 获得能生产人体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所依据的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