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人体内的体液各组成部分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解回答:
(1)C和D液体分别为细胞内液、淋巴.
(2)A和B液体的交换通过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壁结构完成.
(3)B和C之间的水分交换方式是自由扩散.
(4)A液体中的水分排放到外界去主要通过肾、汗腺、肺和消化道四种结构完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几种液体中C占的比重最大,可能是细胞内液,消化道内的物质先进入A,且A与B是相互渗透的,因此A是血浆,B是组织液,C与B相互渗透,C就是细胞内液,B组织液形成D,D又通过淋巴循环进入A,D是淋巴液,因此A、B、C、D内的液体依次是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

解答 解:(1)据分析可知,A、B、C、D内的液体依次是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
(2)血浆和组织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故A和B液体之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毛细血管壁结构完成的.
(3)水分的吸收是通过渗透作用,故B和C之间的水分交换方式是自由扩散.
(4)水分的排出主要是通过肾脏形成尿液排出的,其次还通过汗腺以汗液的形式分泌,少量可通过呼吸作用从肺排出或随粪便从消化道排出体外的.
故答案为:
(1)细胞内液 淋巴
(2)毛细血管壁
(3)自由扩散
(4)肾、汗腺、肺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细胞内液之间的关系,及不同液体的比重差异,对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和细胞内液之间关系的掌握是解题的基础,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些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可以是各个部位,而某些动物激素的作用部位可以是全身
B.顶端优势现象与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均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生理作用特点
C.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具有拮抗作用
D.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成熟组织中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人体内DNA含量与正常体细胞相同且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  )
A.精细胞B.表皮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D.次级卵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
B.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C.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增强
D.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板周围分布较多的高尔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图一表示某雄性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状态或时期的细胞.图二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纵坐标表示染色体变化的数目(条),横坐标表示时间.请回答:
(1)将图一中A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的过程按分裂的顺序连接起来A→D→C→E(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B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期,细胞内有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0条.
(3)图中D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4)图二中B~C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G~H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H~I过程中染色单体数目为20条.
(5)图二中L~M时产生的细胞是生殖细胞,M~N表示受精作用作用,染色体数目加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人体内酶、激素、神经递质三类物质的共性是(  )
A.都由专门的器官合成B.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C.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D.具有信息传递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2011年4月的“阴性艾滋病”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由此加重了人们的“恐艾”心理.关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IV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B.由于HIV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所以其营寄生生活
C.获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D.HIV不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我国引进良种红安格肉牛后,使其快速繁殖使用的方法有(  )
①组织培养    ②基因工程    ③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    ④克隆     ⑤细胞工程.
A.①③B.③④C.④⑤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  )
A.同源染色体分离B.染色体复制C.出现四分体D.着丝点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