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A(或a)与B(或b)可发生自由组合
C.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D.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正确的选项是( )
A.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
B.②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
C.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得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
D.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形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一池塘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池塘内垂直方向上生存着不同的水草和藻类植物,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池塘水域、岸边及离岸边稍远的一些地方生存着不同类型的动物,这体现了该群落的_______结构。
(2)池塘中放养一定量的草鱼鱼苗,跟踪调查其个体变化如右图。图中b点对应的纵坐标数值表示__________,为持续保障草鱼的较大生产量,可选择在____点左右时适量捕捞。
(3)尽管流入一些污水,但是该池塘生态系统依然能维持相对稳定,原因是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属于________(填“负反馈”或“正反馈”)调节。
(4)为充分利用该池塘资源,可考虑发展“桑基鱼塘”以实现_______,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有关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依据系谱图可以确定甲病的遗传方式,但不能确定乙病的遗传方式
B.如果Ⅱ9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III11的乙病基因来自I2号个体
C.如果III14携带有甲、乙病致病基因,则III12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6
D.如果III14携带有甲、乙病致病基因,III13与III14生一个孩子患病的可能性是11/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渗透装置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开始时状态),烧杯中盛放有蒸馏水,图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
A. 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
B. 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下降
C. 加酶前后,在烧杯和漏斗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
D. 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作用极为重要。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部分生物膜及其一侧液体(B)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2)若A、B结构中均含有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则A是____________膜的一部分。在场所B发生的物质变化是____________。
(3)若A结构中有吸收光能的色素,则A属于叶绿体中的________膜。该膜上能产生暗反应所必需的____________。暗反应进行的场所B是__________,一分子14CO2中的14C在B结构中依次出现在____________等化合物中。
(4)若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中有三分之一用于该细胞的呼吸作用,那么该细胞每积累一分子葡萄糖,能够产生__________分子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曲线Ⅰ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Ⅱ的 变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与y点相比较,x点时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低
B. 在y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
C. x点时光合作用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D. z点时光合作用的制约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为探究不同实验条件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示意图。图2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植物茎生长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图1中①②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探究出植物的弯曲生长只与单侧光有关
B.若将图1中装置④放在匀速旋转器的圆心上,植物茎将弯向小窗生长
C.图2曲线上C点表示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g是促进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
D.据图2分析,若图1中装置①内茎的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在m和2m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1)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____________分布。
(2)蝗灾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的重大危害之一。图甲示研究者对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一牧草补偿量一蝗虫取食量)影响的实验结果;图乙为农业部门对某次“亚洲小车蝗”的爆发和防治过程中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
①由图甲可知,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甲图所示结果为研究者依据实验结果建立的 模型。当狭翅雏蝗密度为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 ,说明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危害,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
②若图乙是对蝗虫的幼虫跳蝻进行调查所获得的结果,则该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为探究治理蝗灾的最好措施,农业工作者在蝗灾期间,分别采用了农药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法。由图乙可知,图中 点是进行了农药防治,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变差;图中 点是引入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使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
(3)严重的草原火灾会破坏生态系统,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加速生态系统的 ,还可使部分位置获得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利于植被生长。火灾后的草原演替的过程中,生物种类、数量及有机物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